今年第二季度,芯联集成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12亿元,这是自其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扭亏。芯联集成近日发布的半年度业绩报显示,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7.62亿元,同比上升15.39%,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105.23%。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4.95亿元,同比增长21.38%;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70亿元,同比减亏63.82%。具体来看,总营收占比达47%的车载业务贡献最大增量,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3%。
在报告期内,芯联集成国内首条8英寸碳化硅产线已实现小批量产,6英寸碳化硅MOSFET新增项目定点超10个,新增5家进入量产阶段的汽车客户,车规功率模块收入增长超200%。收购芯联越州股权后,公司在碳化硅领域的实力还将显著增强,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半年报,芯联集成业务布局从功率、传感器等四大主要技术方向出发。芯联集成董事长赵奇表示,信息社会进化到智能社会过程的关键就是让信息“动起来”,功率半导体能够控制电能实现动作,传感器可以感知周围环境,二者构筑了智能社会的基础,也是企业业务的重要基石。
近年来,芯联集成持续研发应用于AI、新能源汽车、工业控制、高端消费领域所需要产品上的先进工艺及技术,提供多样化的晶圆代工和封装测试等系统方案。今年上半年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9.64亿元,同比增长10.93%。
据了解,芯联集成将AI服务器、数据中心、具身智能、智能驾驶等新兴应用领域作为公司第四大核心市场方向。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将车载、工控、消费作为收入高增长潜力领域,同时涉足AI战略。值得一提的是,AI业务营收占比目前已达6%,增速远超传统业务,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此次,芯联集成首次在业务公告中提及AI方面的业务进展及营收情况。芯联集成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应用方向中数据传输芯片已进入小规模量产,应用于AI服务器和AI加速卡的电源管理芯片已实现大规模量产,已发布第二代高效率数据中心专用电源管理芯片制造平台。而在具身智能及其他场景,其研发的AI眼镜用麦克风芯片、机器人用激光雷达芯片也已实现较大突破。
据赵奇介绍,芯联集成在2022年就开始重点研究、规划布局AI领域,因此形成了非常多的相关技术积累和产品成果。他说:“我们非常确定未来一定是走到AI的时代,相信AI对硬件的应用需求将会扑面而来。”
“营收稳步增长,亏损大幅收窄;毛利率大幅提升,经营效率显著改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业内人士认为,芯联集成这一链主企业的蓬勃发展,有望带动越城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能级进一步跃升。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王宏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