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嵊州市甘霖镇的水稻良种场,一列报废绿皮火车静卧在稻田边,吸引众多村民和游客驻足围观、拍照“打卡”。
这是当地新近打造的水稻主题农文旅综合体。嵊州市水稻良种场是全省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的水稻新品种培育基地之一,每年夏秋时节,稻浪翻涌,数万名游客循着稻香而来。旺盛的人气,催生了该农文旅项目。
近年来,嵊州市按照空间结构、产业优势、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现实情况,紧密结合各村产业发展、村容村貌等特点,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以农兴旅、以旅助农的乡村振兴道路。
仙岩镇是嵊州茶产业主产区之一,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4000多亩。今年,该镇整合茶园景观、非遗制茶体验业态,重点打造“潮起仙岩 云上舜皇”农文旅项目。“我们邀请同济大学建筑规划设计院,以‘云’和‘茶’为意象,对‘云上舜皇’进行整村文旅规划,建成了‘茶创中心’‘共享茶室’‘茶艺一条街’等景观。”仙岩镇党委书记张波说,为了进一步突出本地茶产业特色,镇里加大招商力度,已与多家知名企业达成初步投资意向。
无独有偶,石璜镇辖区内西白山区块的龙井茶,以香味醇厚远近闻名,该镇以茶促旅,新打造叶脉茶多酚乐园,每到节假日,来自杭州、上海、宁波等地的客人便络绎不绝。
“我们的运营团队和祥源茶业联名开发了祥源·西白云雾龙井,龙井茶进入了祥源茶业线下500多家门店的销售渠道,还研发了独特的高山龙井冷泡茶。”石璜镇党委书记宋亮表示,今年,镇里着力打造“春采茶、夏避暑、秋摘果、冬赏雪”四季游线,并引入专业团队开发沉浸式茶文化体验项目,游客可参与从采青到炒制的全流程,带动茶叶销售提升30%。
眼下,借特色产业发展农文旅的探索在嵊州遍地开花:三界镇在2.8万亩高标准稻田旁打造农食综合体,建设“稻乡民宿集群”、主题咖啡馆等;剡湖街道碑山村将青梅鲜果加工成酒、酱、蜜饯等多类产品,并借力杭台高铁穿境而过的交通优势,打造“开往春天的列车”文旅品牌;谷来镇大力发展榧药产业,培育出“特色产业+森林康养+民宿休闲”新业态,吸引了市内市外不少游客前来踏春赏花、品尝药膳。
“通过‘资源优势’向‘产业胜势’再向‘美丽经济’转化,从而形成产业有特色、项目有落地、村庄有业态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嵊州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张 峰 见习记者 孙夏莹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