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松自然村整治过的池塘。
■ 记者 吴可蒙 文/摄
最近一到傍晚,鉴湖街道坡塘村云松自然村的“云松客厅”后方便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池塘边的休闲步道上,闻着荷香,赏着山色,享受着夏日傍晚的惬意时光。“去年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烂泥塘,现在变成了村庄一景。”住在池塘附近的村民罗建峰笑着说。这一变化,源于越城区正在推进的生态共富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云松大溪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是其中的重要项目。云松大溪约4公里长,主要分布在坡塘村。原先河道淤泥堆积,两岸护岸破损,影响防洪排涝,且溪流两岸环境杂乱。去年12月,项目动工。加固堤防、新砌水坝、河道清淤、修建步道……经过大半年的整治,河道不仅有效提升了防洪排涝能力,还成为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云松大溪的蜕变只是越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今年根据计划,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涉及鉴湖街道和富盛镇,主要为云松大溪小流域综合整治、秦望大溪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富盛镇石泄江综合整治工程,项目采用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布设亲水便民设施等措施,改善提升农村水环境。眼下,不少点位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下月迎来验收。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以提升农村水环境及水安全为目标,将水环境整治与幸福河湖建设有机结合,打造了一批水利功能完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美丽河湖。”越城区河道水域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今年以来,越城区全力推进全域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守护越水安澜,持续提升水安全保障,已完成水利投资7.5亿元,完成农村水系治理约21公里,新增亲水节点3个,建设滨水绿道3.5公里,建设高品质水美乡村3个。
治水兴城,水惠民生。随着一批整治项目的推进,水利设施逐步发挥其功能,构筑起一道道守护家园的“安全线”、生态提升的“景观线”。借助富盛镇石泄江综合整治工程,石泄江红山村段和义峰村段,山塘水库护岸逐个被修缮,提升了行洪排涝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村民的安全感。“原本这些护岸经年累积冲刷,护岸从外面看不出来,里面有些已经变成空心的了,村民若不小心走在上面,容易引起坍塌。”富盛镇治水线相关负责人说。
农村水系沿岸水景观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也为推进水域空间开放共享创造了条件。坡塘村云松自然村从村道进章岙水库900米的路,原本一遇雨天全是烂泥,游客进出颇为不便。今年借着共富小流域综合整治的东风,路终于修好了。在章岙水库边经营着一家露营基地的负责人陈莎莎终于松了一口气。“今年2月份,路修好之后,来的游客明显变多了。”她说,基础设施提升后,村里招引业态更方便了,在云松谷露营基地对面,村里今年还引进了一个野营基地。
“水环境整治不仅解决了安全问题和提升了水环境,更打开了乡村振兴的新空间。”鉴湖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系统治理,昔日的“痛点”变成了今天的“亮点”,为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