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二手车市场(资料照片)
近日,位于斗门街道的绍兴铂智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内一片繁忙景象,整备完毕的二手车辆整装待发,它们将陆续“启程”,被发往中东等相关国家港口。这家公司于去年下半年成功取得二手车出口备案资质,今年以来出口业务形势良好,产品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地区。
二手车出口作为滨海新区新开辟的外贸赛道,不仅能够有效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优化外贸结构,还能创造就业机会。去年3月,二手车出口业务从局部试点转变为出口许可证管理,滨海新区迅速行动,立即着手培育二手车出口企业,全力构建二手车出口的产业发展环境。目前,新区拥有二手车出口资质的企业已达7家,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为助力相关企业更好地发展,滨海新区优化政策,围绕二手车出口降本减负、出口企业多渠道拓市、出口服务平台建设以及出口营商环境这4个关键方面,推出了10条切实可行的举措,加速推动二手车出口业务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今年上半年,新区已出口二手车247辆,出口额达251.41万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居全市第一。
这是滨海新区积极推进节点式开放型经济发展机制改革,助力打造长三角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极核进程中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以来,新区始终秉持开放引领、改革创新的理念,聚焦重点领域、模式创新与服务提升,全方位推动开放型经济朝着更高层级跃升。
绍兴综合保税区作为关键节点,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超50家商品供应链服务企业在此集聚。滨海新区以此为依托,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上持续深耕细作,为供应链企业提供从大宗采购、物流仓储到资金融通等全方位、全链条的服务。与此同时,通过实施“筑巢引凤”战略,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积极引进头部企业建设区域性采购中心、物流中心和制造中心,同步导入上下游配套企业,着力打通产业链的断点和堵点,大大提升了区域的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
今年以来,跨境电商发展同样亮点纷呈。5月,绍兴综保跨境电商中心成功获评省级园区,这标志着该产业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滨海跨境电商产业园更是创新性地启动了“国货出海·TikTok海外直播加速器”项目,通过构建跨国直播矩阵,助力企业直接触达全球市场。“我们正在全力完善技术闭环、达人联动与物流体系,致力于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跨境电商生态。”该产业园负责人傅海姣表示。
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创新实践,为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滨海新区联合绍兴文理学院、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6所院校,积极探索深化校地合作新模式,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与信息平台,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教学需要,精准培育复合型人才。
政府主导,助力企业出海拓市的各项举措收到实效,有力推动新区外贸促稳提质。新区积极响应“十业百展千企”拓市行动,制订涵盖137个展会的《2025年度商务领域展会目录》,组织150余家企业参加广交会、华交会、上海家纺展等19场国内外展会。其中,仅第137届广交会,就达成意向成交2.7亿元。今年上半年在上海举行的2025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春夏)博览会,新区首次以“抱团参展”的新形式组织辖区内20家企业参加,收获意向订单总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有效助力企业对接国际经贸规则、开拓多元化市场。
“我们将聚焦节点式开放机制改革,全力打造长三角双循环重要极核。”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开放创新为引擎,通过构建全要素产业生态、拓展全球化市场网络,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精心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开放型经济新图景。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章淳 骆烨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