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水稻示范方交出丰收答卷

2025-08-04 07:29

来源:

连日来,滨海新区的广袤田野上稻浪翻滚,早稻收割如火如荼地进行。为科学掌握早稻生产情况,新区社会工作局联合绍兴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组,对辖区内的10处水稻种植示范方开展实地测产验收工作,通过精准测产、技术总结与经验推广,为全年粮食稳产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在孙端街道前双盆村至三条溇村的水稻千亩示范方内,由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组成的专家组成员正俯身观察水稻长势。这片总面积1000亩的示范方里,“甬籼15”“舜达135”等杂交稻品种长势喜人,金黄的稻穗颗粒饱满,微风拂过泛起层层稻浪。专家们随机选取3块代表性区域,开展实收实测工作:收割机轰鸣穿梭田间,饱满的稻谷倾泻而出装入编织袋;工作人员随即进行称重、去杂、测定面积与水分含量,最终通过科学公式折算出标准干谷产量。

“随着品种优化和种植技术提升,绍兴双季稻种植面积持续扩大,早稻的种植效益也显著提高。”绍兴市粮油作物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平岳华指着稻田说道。经严格测算,该千亩示范方早稻平均亩产达631.97公斤,较去年增长39.5%,顺利通过测产验收。

示范方稳产增收的背后,是“良种+良法+良田”的深度融合。据了解,该片示范方所在区域为高标准农田,田面平整开阔,基础设施完善,渠、沟、路布局合理,排灌设施一应俱全,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种植品种选择上,种植户挑选了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抗逆等优良特性的杂交稻品种。同时,积极应用水稻绿色防控、化肥定额施用、农药减量施用等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全程机械化耕种也提高了秧苗存活率和稻田种植密度,多举措下该片稻田的平均产量高于同地区其他农户的稻田。种粮大户余仲康捧起一把稻谷感慨,“高标准农田让机械化操作更加便捷,加上科学管理,今年产量确实令人惊喜!”

在沥海街道二渡村的300余亩示范方内,测产工作同样有序开展。专家组按统一流程,对示范方进行抽样测产,通过收割、装袋、称重、去杂、测面积、测水分、折算等多项程序,最终测得平均亩产达564.86公斤,超出百亩示范方早稻每亩550公斤的产量要求,达到预期目标。该示范方同样采用了绿色高产栽培模式,并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水稻生长的最优环境。

此次滨海新区开展的早稻测产验收工作覆盖辖区10处水稻种植示范方,通过科学抽样、多点实测,全面掌握新区早稻生产情况。从测产结果看,10处示范方都交出丰收答卷,其中8处示范方早稻亩产超过预期标准,部分田块亩产甚至超出标准近100公斤,充分展现了示范方种植的引领作用。“通过示范方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尝试新品种、新技术,这对新区水稻种植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新区社会工作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滨海新区早稻预计平均亩产484公斤,高产示范方不仅提升了本地粮食产能,更为周边农户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种植经验。

据悉,滨海新区有关部门将系统梳理通过测产验收的示范方的种植经验,如优良品种选择、先进种植技术应用、科学田间管理、机械化生产等,并推广给更多农户。同时,持续加强与农业有关部门合作,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力度,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推广和示范带动“多管齐下”,推动新区水稻种植持续向高产、优质、绿色方向发展。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张 柯 编辑:邹俊瑜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