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省公布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八大模式”30个实践案例,绍兴市柯桥区花香漓渚、上虞区仙果丁宅、新昌县“下岩贝·金山上”3个片区案例入选。
这3个片区各有特色,分别以平台驱动型、产业融合联动型、国有资本撬动型模式上榜。从这些片区的创富经验可以看出,抱团作战的“共富联盟”是一个好路径,像花香漓渚片区6个花木专业村联盟打造“千亩兰苑”“千亩花市”,实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8.8万元;仙果丁宅片区以“仙果+”品牌为引领构建产业矩阵,团结周边6个村共同致富;“下岩贝・金山上”片区打包5个村的生态资源实行景区化运营,去年吸引游客60.7万人次。由此可见,唯有打破壁垒、创新模式、聚合优势,才能让“一村美”升级成为“一片富”。
乡村发展常常面临缺资金、缺人才、缺资源的困境。一个村如果缺少优质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就很难走出发展困境。有的村即便拥有特色资源,也可能因为规模有限、配套不足等原因难以形成产业。因此,把孤立的村子聚合成创业的片区,把各村的优势与能量握指成拳,就能让“孤岛经济”转变为“区域经济”。但要注意的是,片区组团不能搞“拉郞配”,而是要凭“共同语言”抱团取暖、合力奋进。比如,花香漓渚片区的村庄都是“花木村”,仙果丁宅片区聚合了“水果村”,“下岩贝·金山上”片区联盟的都是“风景村”,一致的目标、共同的产业、统一的布局,打破了村级边界,形成了共富的合力。
乡村共富没有固定模式,我省公布的乡村片区组团发展“八大模式”之所以成为标杆,核心就在于因地制宜共塑亮点。从目前我市的规划来看,60个共富片区将辐射326个行政村,到2027年建成30个市级重点共富片区。“共富联盟”全域铺开之后,需要有更多的运营模式来支撑乡村的共富实践。我们要借鉴“八大模式”实践案例的成功经验,同时把握实事求是的精髓,深入分析各村的资源、区位、文化等特点,找到适合的“富村密码”,组建基于共同点与互补性的共富片区。
乡村片区组团让一片乡村激发了内生动力,焕发了经济活力,但从长远看,还是要从“集体产业”转型为更加开放的创业平台。要通过产业配套完善把资本引进来,通过数字赋能把人才留住,通过品牌运营让游客常来,通过资源盘活让产能持久,吸引资本、人才、游客等外部资源上山下乡,形成内外联动的良性循环,让乡村片区具备更强的“造血功能”。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