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是小牙医”
从趣味实验到口腔奥秘……
孩子们刷牙更认真了!
见习记者 倪辰睿 文 记者 裘子迈 摄
本报讯 “张大嘴巴,我来检查一下,看看你有没有蛀牙。”7月21日下午,绍兴传媒小记者走进诸暨西子美口腔医院,开启了“小小牙医”职业体验。小记者们变身“小牙医”,近距离了解牙科诊疗过程,在游戏和实践中收获关于口腔健康的专业知识。
下午1点,活动准时启动。小记者们兴奋地换上“职业装”,一秒变身“小牙医”。在医生的带领下,小记者依次参观了CT室、诊疗区、消毒室等功能区,并近距离接触牙椅、口腔扫描仪等医疗设备。“这个像游戏手柄的是什么?”“这个能看到牙齿里面吗?”面对科技感十足的仪器,孩子们好奇心满满,连连发问。
通过透明玻璃窗,小记者们现场观看了口腔治疗全过程。“以前觉得看牙很吓人,但今天看到医生很温柔,机器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诸暨市行知小学三年级学生钟萱说,“以后我不怕看牙了。”在轻松的氛围中,孩子们逐渐消除了对牙科诊疗的恐惧感。
紧接着进行的是“魔法实验课”与口腔知识课。在医生的指导下,孩子们将涂氟与未涂氟的鸡蛋分别浸泡在可乐、果汁等饮品中进行观察。不久,未涂氟的鸡蛋壳开始变色、变黑,而涂过氟的依旧白净如初。“这是因为牙齿和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相似,涂氟就像是给牙齿穿上一层保护衣。”医生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蛀牙,其实就是牙齿持续脱矿的过程。”
课程继续深入。医生现场讲授“巴氏刷牙法”,用牙齿模型进行示范,手把手教孩子们掌握正确的刷牙姿势与力度。“很多孩子牙齿排列不齐,其实60%以上都有正畸需求。”西子美口腔医院正畸院长王剑说,“矫正不仅是为了美观,更关乎咬合健康。11—12岁是牙齿发育的关键期,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体验在实践中进一步升温。活动最后,小记者们分组进入诊室,由专业牙医为他们逐一进行牙齿检查,并生成口腔健康简易报告。“你这颗牙有个小黑点,是蛀牙的前期征兆,要注意清洁。”面对这些牙齿问题,孩子们表现得格外配合。“以前说要刷牙,儿子总是敷衍应付,上了今天这堂课后,现在他主动科普给我们听。”一位家长笑着说。
“今天不仅是一场职业体验,更是一堂实用的健康教育课。”王剑表示,希望借助这样的沉浸式参与方式,提升青少年的口腔保健意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健康知识,学会爱牙、护牙、惜牙。
B
“我是小郎中”
从神奇药材到急救技能……
孩子们收获“一箩筐”!
记者 裘子迈
本报讯 7月27日,来自柯桥区实验小学的29名学生走进柯桥区中医医院,开启了一场中医奇妙之旅。在这场以“杏林探秘 趣学中医”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中,孩子们探秘中药房、参观临床技能中心、学习急救技能、制作香囊、品尝养生茶,近距离接触中医药文化,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
“今年7月以来,我们已经举办了6场类似的活动,都是公益性质的。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激发更多孩子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柯桥区中医医院党政综合办主任吴叶芳介绍说。这个活动于去年正式启动,而今年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新增不少亮点内容。“比如今年是蛇年,我们就为孩子们介绍名字带‘蛇’的中药,比如清热解毒的‘白花蛇舌草’,祛风定惊的‘蛇蜕’,以及名贵药材‘蓟蛇’等。”吴叶芳说。
此外,孩子们还走进临床技能操作中心,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手术室里为什么要穿拖鞋?手术床为什么这么窄?不同的手术器械各有什么功能?医生都一一为我解答。”柯桥区实验小学四(15)班邵芷涵同学高兴地说。
令孩子们印象最深刻的环节是急救技能学习。医护人员现场传授心脏复苏术(CPR)、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急救技能,并让孩子们动手参与实践,体验感满满且专业性十足。
“专业性”之外,活动还特别增设趣味环节。“为了寓教于乐,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活动的最后,我们设计了制作香囊以及品尝养生茶等环节,孩子们不仅可以动手体验制作自己的活动纪念品,还可以喝到健康养生的茶,让他们觉得‘回味无穷’。”吴叶芳笑着说。
当天,来自香港明爱马鞍山中学的20多名学生也参加了这个活动。香港青少年对传统中医药文化兴趣浓厚,在趣味互动中沉浸式感受了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神奇的中医药文化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又有趣。“我觉得我的知识面开阔了不少,我的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大家对中医药文化的好奇心越来越大,我们希望今后能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邵芷涵分享说。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