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历时两年绘制《古越新图》,以古为鉴焕发时代气象 跨越千年的精神共振 古今画卷揽城市入怀

2025-08-01 17:04

来源:

6米长卷、27幅城市风光图与千年历史渊源的《越王宫殿图》联袂而至。琳琅画卷,围绕一座绍兴古城徐徐展开;浏览画卷,如行走于越州大地。最近,由绍兴市文史研究馆、绍兴市文广旅游局主办,绍兴美术馆承办的“古越新图——一座城的千年叙事”展览,借丹青妙笔贯通古今,直观呈现绍兴的城市文化内涵。

千年吾越展风华,城市光景入眼来。绍兴市文史研究馆馆长冯建荣认为,本次展览在创作内容、艺术水平以及历史影响方面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古代绘画《越王宫殿图》长卷勾勒南宋绍兴的山水城郭,《古越新图》长卷则铺展现代绍兴的活力画卷。古今合璧,长卷交辉,这被誉为是“跨越千年的精神共振”。

“《古越新图》展现了绍兴千年文脉的延续与创新。”浙江省山水画研究会会长林海钟担任《古越新图》长卷创作的学术主持,深度参与了此次创作。他表示,这幅长卷以传统笔墨描绘现代城市,实现了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是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探索了文化传承的新可能。

《越王宫殿图》长卷以龙山为主景,北抵钱江,南临稽山,东濒后海,西至亭山,画上标有山川方位,重要处皆一一标有名称,画工精湛。从图中人们可看出南宋时绍兴古城之盛况,山川面目、城市形制、生活形态,明代文豪文徵明阅后欣然作跋。

绍兴美术馆馆长唐铭泰表示,《古越新图》长卷是对城市文化记忆的重构,更生动诠释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发展图景。两年前,绍兴美术馆组织一批年轻艺术家参照《越王宫殿图》的制式创作《古越新图》,高航飞、张勇、左尧、杨江等七人深入城市,进入历史纵深,一步一个脚印采风,一笔笔描摹,用创作激活了传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

正如展览前言写道:“慕先贤丹青,集青年才彦,赴多地对景写生,历二载数易其稿。绘龙山为主景,增新标以辅助。遂成《古越新图》,更张当世气象。”

《古越新图》长卷全长6米、宽0.5米,在长度、材质与创作手法上与《越王宫殿图》相似,艺术风格与之一脉相承。画面内容取材当下的绍兴城市风貌,构图上采用一主多辅的格式,以府山为画面核心,画卷由南向北绘制绍兴城市风光,依次绘制了会稽山、徐渭故居、仓桥直街、府山、西小路、镜湖新区、梅山公园等十余处地点。画卷取景,既有绍兴古城悠悠古韵,也有当下城市新的地标,正所谓“承千年之文脉,现盛世之繁华”。

高航飞、左尧家住杭州,张勇是新绍兴人。《古越新图》创作对他们而言是认识越地文脉的绝佳契机,他们边走边画,不自觉地爱上了这座城。从小生长在绍兴的杨江,了解更多历史故事,以00后的视角理解文化,他感受到熟悉的地方依然有风景。

27幅中国画作品,件件出新。14位画家以不同风格呈现经典景象,眼前美景让人应接不暇。从古城内的府山龙头古柏、越王台、西小路,到周边的太平桥、香炉峰、大禹陵。历史文化街区涵养着城市与众不同的精神气质,在画家笔下呈现,让这份气质圈粉无数。

作者来自不同地域,年龄跨度超过30岁。其中林海钟、陈磊、李俊、吕国钢、陈雷5位特邀嘉宾的创作夺人眼球。他们生活在越地,徜徉山水古城,尽显各自特长。譬如,浙江省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陈磊笔下的山水写生,画风清逸,气韵散淡,颇有宋元之意,他笔下展现了大禹陵、太平桥的清雅一面,让人耳目一新。

古今丹青映吾越,时代妙笔壮大观。展览研讨会上,相关专家表示:“透过这些艺术创作,不仅看到了历史年轮里的文化根脉、城市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更望见时代浪潮中的古城创新活力。”

当吾越山川城郭之精华聚于一室,位于鲁迅故里旁张马弄的展览地点,俨然成为暑天里的热门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市民自发观看。展览观毕,很多人看到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深深感受到绍兴千年古城不仅印在典籍里,也与绍兴人的生活相融在一起。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