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学地图里的绍兴地标

2025-07-30 10:54

来源:

最近,全国首张中国文学地图发布。作为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推出的最新数字化成果,中国文学地图以标准中国地图为底图,以文学地标为切入点,将作家、作品、活动等海量文学数据在中国地图上标注呈现。该应用将文学地理、文学数据融为一体,为用户从地域视角一屏纵览古今文学提供便利。那么,在这张中国文学地图里,有哪些绍兴文学地标?

跟着文学游线游绍兴

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是在中国作家协会领导和支持下,浙江省作家协会协调统筹,中国现代文学馆和浙江文学馆负责具体实施的重大文学数字化项目。该中心是我国首个全面、系统的文学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旨在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驱动力,实现文学领域的“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全面提升中国文学的传承、研究、教育、传播能力。

中国文学地图是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标准、数据、平台、应用、安全”五大体系中的平台级应用。目前,地图上共标注了文学地标1148个,其中包括文学场馆124个、名人故居218个、书店书屋20个、文学相关景区158个、文学相关遗迹628个,覆盖全国各地。

在这张中国文学地图上,有30多个绍兴文学地标,如鲁迅故居、青藤书屋、大禹陵、沈园、大通学堂、阳明故里观象台、秋瑾故居、贺秘监祠、快阁、王羲之故宅、鉴湖、陆游故里、若耶溪、许寿裳故居、刘大白故居、徐渭墓、王阳明墓、东山、王充墓、谢灵运钓台、石门岭古道、王羲之墓、金庭观、天姥山,等等,都有相应的介绍。

中国文学地图还推荐了两条与绍兴相关的文学游线。一条是“李白带你游览古越绍兴的诗山画水”,这条线路将带领游客跟随李白的诗词游览越中山水,走进李白的精神家园。“我欲因之梦吴越”,“梦想怀东越”,绍兴自古多美景,应接不暇的越中山水,也激发了李白的诗歌情感,他从这些地方的山水之间汲取灵感、写下诗篇。会稽山、若耶溪、鉴湖、天姥山,这些名山秀水都被他写进诗里。另一条文学游线是“红色足迹:从历史深处感受峥嵘岁月的温度”,启程于金华冯雪峰故居,追溯“浙”里的红色记忆。从艾青的革命诗篇感受激昂,经茅盾笔下坚定信仰的洗礼,再到秋瑾巾帼壮志的不屈,鲁迅民族觉醒的深刻,直至章太炎思想光辉的启迪。他们以生命和笔墨,在民族复兴的史册上镌刻了不朽的印记。

据介绍,中国文学地图依托的数据,来自于中国新时代文学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数据库。2024年以来,中心整合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资源数据,建成了全国基础文学数据库(“正在发生的文学”数据库)、红色经典文学数据库、文学金句数据库等系列数据库。中国文学地图与系列数据库紧密连接,实时调取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地图的展示因而有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AI数字人解读绍兴文学

中国文学地图还通过AI赋能,接入全国首个文学智能体,用户可以随时通过小程序访问,并通过数字人查询相关点位和信息。

截至7月24日,已有4000多名用户通过文学智能体提出了61000多个问题,其中,鲁迅是被高频率提问的作家之一,鲁迅故居是被高频率提问的文学地标之一。

“鲁迅认识茅盾吗?”这个问题被问得最多,达7000多次。数字人的回答是:鲁迅与茅盾不仅相识,而且关系非常密切。他们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就成为了“文学知己”。鲁迅和茅盾同为左翼作家,都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在1933年1月至1936年10月期间,《鲁迅日记》中记载了两人交往多达170余次。此外,鲁迅去世后,茅盾还为传承鲁迅的文化遗产和弘扬鲁迅精神做了很多工作。可以说,他们是彼此重要的朋友和战友。

“鲁迅有多少笔名”也被问了3000多次。数字人的回答是:鲁迅一生取用了140多个笔名。鲁迅曾说过:“一个作者自取的别名,自然可以窥见他的思想。”从青年求学时期的自我勉励,到五四运动时期的奋力呐喊,再到白色恐怖时期为避免国民党审查删除而频频更换笔名,持续抗争,可以说鲁迅的每一个笔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其余热门的问题还有:“鲁迅爱吃零食吗?”数字人的回答是:鲁迅不仅爱吃零食,还特别喜欢甜食糕点。他曾经半夜嘴馋,偷摸爬起来吃柿霜糖。在北京居住期间,鲁迅还常去稻香村买点心,尤其偏爱沙琪玛。甚至有一次,鲁迅一天内看了两次牙医,两次都不忘买糕点回来。

也有人问:“鲁迅有美国朋友吗?”数字人的回答是:鲁迅有美国朋友,比如史沫特莱。史沫特莱1928年底以德国《法兰克福报》特派记者身份到中国。此后13年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后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特派记者,对中国进行采访和报道。她在上海协助宋庆龄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结识鲁迅、茅盾等进步作家,参加中国进步的文化运动,积极参与营救女作家丁玲出狱。1931年她把鲁迅的《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现状》一文发表在美国进步刊物《新群众》杂志上。

文学智能体中,也有很多提问陆游的。比如:“陆游写过多少首有关家乡绍兴的诗?”数字人的回答是:陆游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其中不少作品都表达了他对家乡绍兴的深厚情感。虽然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来说明他具体写了多少首关于绍兴的诗,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部分作品在他的全部创作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比如,他曾写下“天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傍”这样的诗句,直接提到了他在鉴湖边的生活情景。陆游对家乡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绍兴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他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浙江文学馆的相关人士介绍,以文学地标为锚点,中国文学地图将数据库中成千上万的文学名篇、作家信息呈现出来,使文学数据有了更多维度的表达。同时,文学地图中的数据每天在“生长”。随着版本迭代升级,特别是其中的主流文学期刊目录数据、全国重要文学活动数据、重要文学出版数据、重点文学作品改编传播数据等,将时时更新,让观众了解“正在发生的文学”全景。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