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这里的空气香香的!”“妈妈,这个大酒坛里藏着什么呀?”暑假里的绍兴黄酒小镇,处处回荡着孩子们稚嫩的声音。绍兴市阳明幼教集团云东园区大二班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座飘着酒香的古镇,在青石板路间、老酒坊里,开启一场充满趣味的“黄酒文化之旅”,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触摸家乡的独特味道。
清晨的小镇刚褪去暑气,临河的酒坊前就迎来了几对亲子家庭。家长牵着孩子的手,指着墙上“酒”字的象形文字:“你看这个字,像不像一个人抱着酒坛子?我们绍兴的黄酒,可是有几千年历史啦。”孩子似懂非懂地点头,小鼻子凑近酒坊的木门,使劲嗅了嗅:“是甜甜的香味呢!”
在古法酿酒体验馆,孩子们成了最认真的“小学徒”。透过玻璃墙,家长们和孩子一起观看师傅们淘米、蒸饭、发酵的过程。“原来酒是用米做的呀,就像我们吃的米饭?”宸宸惊讶地问爸爸,爸爸笑着解释:“是呀,这些米经过神奇的‘变身’,就变成了黄酒,是不是很奇妙?”师傅们还特意拿出未发酵的酒曲,让孩子们闻一闻淡淡的米香,孩子们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碰了碰,脸上满是新奇。
小镇的民俗广场上,一场黄酒主题的小游戏正热闹进行。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彩泥捏制“迷你酒坛”,给陶土罐子画上传统花纹。“我要给酒坛画上次我们看到的乌篷船!”不一会儿,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酒坛”摆满了桌子,孩子们举着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笑声顺着河风飘出很远。
临水的老街上,黄酒文化的印记藏在每一处细节里。家长们带着孩子辨认墙上的酒旗、窗棂上的酒葫芦装饰,路过卖茴香豆的小店,还会买上一小碟,告诉孩子:“这是和黄酒最配的小吃,鲁迅先生也写过呢。”家长指着河上摇过的乌篷船,给孩子讲起古代运酒的故事:“以前,这些船就是运酒的‘货车’,把绍兴的黄酒送到全国各地。”孩子望着船影,仿佛看到了当年繁忙的水运景象。
这个暑假,绍兴黄酒小镇里的亲子身影,成了古镇最温馨的风景。当孩子们的笑声与酒香交织,当小手牵着大手走过青石板路,家乡的文化记忆,正以最生动的方式,悄悄住进孩子们的心里。
阳明幼教集团:周洁李小青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周琦炜 编辑:张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