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甲午海战陵园追思

2025-07-29 13:11

来源: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这个暑假我随父母走访了辽宁省丹东东港市大鹿岛,远眺黄海,这是时隔130年的凝视,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就发生在这里,其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听爸爸讲,1894年9月15日上午,北洋水师护送4000余名入朝援军到朝鲜。返航后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遭遇日军阻截,9月17日,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挑起—场激烈的海战,也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在这场战役中,北洋水师在管带邓世昌的带领下,奋勇迎敌。致远舰在弹尽粮绝之际,邓世昌下令撞向敌舰,不幸中弹沉没,全舰官兵壮烈牺牲。这场海战虽然北洋水师损失惨重,但中国海军将士们的英勇表现和不屈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中。

清政府的封建腐败无能,缺乏预见性、战略方针意见分歧、装备的劣势,甲午海战战败。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开辟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由于沙俄等国出面干涉,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中国给日本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作补偿。

登上大鹿岛,望着眼前平静的海面,我的心却翻起滔天巨浪,走上陵园的台阶,我的心情无比沉重,遥想当年的战场是多么让人心惊肉跳、让人恐惧,但战士们仍英勇不屈、顽强抵抗,为国为家斗争到底!130年来,大鹿岛始终在不断地咏诵着海战中800余名甲午英烈的名字:邓世昌、林永升、黄建勋、林履中……

历史的残酷之处正在于此,他从不怜悯沉睡者,只奖励那些敢于撕破旧世界,重塑新世界的觉醒者。历史是教训,更是前进的方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从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时常复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专研,掌握先进的科技,让中国人民富起来,让中国强起来!

北海小学新河弄校区412班樊美妤

指导教师谢鑑红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尉立丹 编辑:张艺涵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