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徐光宪与钱三强两院士姻亲关系初探

2025-07-29 07:56

来源:

越城区宣化坊39号,典型的绍兴大户人家台门,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故居,保护修缮工作正在推进中。徐光宪(1920—2015),因其在稀土领域的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2009年1月9日,徐光宪院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绍兴为“名士乡”,两院院士达83位,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仅徐光宪一位。

宣化坊39号是徐光宪故居。

徐光宪故居为何在绍兴城内

徐光宪祖父徐肇泰时,全家已经从上虞霞齐迁到绍兴城内。民国九年(1920)九月二十七,徐光宪出生于宣化坊39号。徐家在霞齐聚族而居之前所居何处,目前已无文献可考。徐士贤等人纂修于民国八年(1919)的《绍兴霞齐徐氏宗谱》记载,霞齐第一世祖徐绍乾于明朝某年由石旗庄(今平水镇四丰村)徙居于此,但是询之故老,或谓来自红墙下村(今平水镇红墙下村)。

徐光宪院士。资料图片

徐肇泰一支由霞齐迁往绍兴城内具体在哪一年,目前也暂不可知。《陈庆均日记》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九:“晴,天气清凉。早餐后至后观巷田宅谈。午餐后同张叔侯茂才围棋数局。徐君少翰同徐以逊孝廉亦到田宅同余谈五妹媒事,余即同以逊到余家同太太一谈,遂有成议(许五妹于霞齐徐沛山之次子,年十八岁,现在读书。探问各处,闻其家资甚厚,现暂迁居西郭城里)。余又同以逊至后观巷田宅稍谈片时,即旋家,时已晚矣。夜间甚凉。”此日日记中的徐沛山,即徐光宪之祖父,徐沛山之次子,即徐光宪之父徐宜况(1883—1933)。所以,徐肇泰一支当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四月前就迁居绍兴的西郭城里了。

徐陈两家联姻始末

从上述这则日记不难看出,徐宜况和陈庆均五妹的婚事牵线人是徐少翰和徐以逊。徐少翰,是徐宜况的本家,陈庆均在日记中又把他写为少翰。徐以逊即徐维则,是藏书家徐友兰之子,他又是陈庆均之母的亲侄儿。这样看来,霞齐徐氏、栖凫徐氏、越州陈氏早就联系在一起了,可以说,这桩婚事意义非凡。

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初三,由徐少翰和徐以逊牵线,在西郭徐宅商议此事。四月二十九,在后观巷田晋蕃家又同徐少翰、徐以逊谈论五妹的婚事,最后陈庆均同徐以逊回到陈家征求五妹之母(徐树兰的妹妹)的意见,陈母点头同意。此事遂成。五月初九,徐宜况父亲徐沛山请徐少翰、徐以逊上门求媒。

光绪二十九年二月十二下午两点钟,霞齐徐宅花轿到。五点钟,陈家送五妹上轿。

至此,霞齐徐宜况一支和绍兴城内两大家族越州陈氏、栖凫徐氏有了密切关联。

绍兴陈氏徐氏两大家族

徐宜况的岳母、徐光宪的外婆徐氏,就是栖凫徐家徐庆湛的大女儿。徐光宪外祖母娘家栖凫徐氏,在有清一代,最有名的自然是徐树兰和徐友兰了,也就是徐光宪外婆的亲兄弟。绍兴栖凫徐氏家族,以“世德作求”立族,近九百年来勤勉持家,文脉流传。徐树兰(1838—1902),清光绪二年(1876)举人。曾官兵部郎中,后因母病归里,不再出仕,以诗书自娱,尤以购书、藏书为乐事,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捐资创办了绍郡中西学堂和古越藏书楼,延聘慈溪冯一梅重编《古越藏书楼书目》二十卷,在书籍编目史上具有创新意义。此外,他还组织建义仓、同善局、育婴堂等,广行善举。徐友兰(1843—1905),徐树兰之弟。同罗振玉、朱祖荣等创办上海务农会和《农学报》。喜藏书和金石书画的购藏,藏书楼有“铸学斋”“述史楼”“八杉斋”“融经馆”,先后积藏达10万余卷。著有《述史楼语古录》《群书拾补识语》。徐维则(1866—1922),清光绪十五年(1889)举人。徐友兰子。自幼笃学好古,其学问渊博,治金石目录诸学及碑帖、古玩等,收藏颇丰。著有《东西学书录》《石墨庵碎锦》《述史楼书目》《先考培之府君年谱》等。徐尔谷(1865—1924),徐树兰之子。其父病故后,继承父志经营古越藏书楼。曾与蔡元培等人参与越郡公学组建,与张謇等人以“募股”形式在吕四创办“同仁泰盐业公司”。入民国,曾任绍兴临时军政府民团局局长、民团局副局长,北洋政府审计员核算官。

徐光宪虽未亲见徐树兰和徐友兰,徐维则及徐尔谷去世时徐光宪也仅2岁和4岁,但是他们四人作为栖凫徐家杰出人物的代表,事迹必然由亲族口口相传。这种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徐宜况的岳父、徐光宪的外公陈英,就是越州陈氏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陈鸿逵的次孙。越州陈氏,也是代有才人。如陈鸿熙(1782—1822),著有《藤阿吟稿》。陈鸿逵(1780—1863),少嗜学,通注疏。拣选知县,援例广东盐大使,著有《囊翠楼诗稿》。父辈陈模(1806—?),清道光十一年(1831)举人、十六年进士,官陕西宜君县知县。这些人,徐光宪同样没有见过,但是作为舅舅的陈庆均,给徐光宪讲一讲自己先辈的功名,来激励自己的外甥,也在情理之中。

徐光宪三兄弟(最小的是徐光宪)和父亲合影。资料图片

有清一代,霞齐徐氏在科举领域虽算不得出色,只出过两位举人,但也算是富甲一方。徐光宪的高祖父徐搢荣,虽无功名,但是品德高尚。据田宝祺所撰《莲洲公传》,徐搢荣生平从不浪费,却拿出大量钱财开辟义冢,发放粮食救济穷人,抚恤孕妇寡妇、建闸造桥等,为乡里的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徐光宪的父亲徐宜况,曾官中书科中书。民国后从浙江法政学校法律科毕业,曾任景宁县监狱署长。喜围棋,编订有《中日围棋百式》。这样博学多识的父亲,对徐光宪的影响自然不小。徐光宪曾说:“父亲熟悉《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中国古代数学,经常给我出一些‘鸡兔同笼’等算术题,还有‘幻方’,在一个由若干个排列整齐的数组成的正方形中,图中任意一横行、一纵行及对角线的几个数之和都相等。这些从中国古老智慧而来的数学题,激发了我对数学的兴趣,在这之后,我经常缠着父亲,要求父亲再给我出些题目。”“围棋有序盘、定式、中盘战斗、死活、打劫、大官子、小官子七个阶段。对于军事家的决策,企业家的商战,科学家的逻辑推理和制订科研计划,乃至个人一生的决策,都有很大指导作用。父亲编写的《中日围棋百式》对这七个阶段的精华作了扼要解释,并附有棋经、棋诀、棋谚。我学习父亲的书,并在实战中训练体验,初步明白围棋的棋理和上述七个阶段的作战方法,对我的科研创新方法学的探索和研究很有启示。”

徐光宪与钱三强的关系

钱玄同(1887-1939),是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字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曾来古越藏书楼看书学习,为栖凫徐家相中。1906年春,钱玄同与徐树兰孙女(徐尔谷之女)徐婠贞适配成婚,夫妇第三子,即后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钱三强(1913—1992)。这样一来,钱玄同就是徐树兰的外孙婿。而徐树兰妹妹是徐光宪的外婆,所以徐光宪是徐树兰的表外孙。徐光宪和钱三强是表舅外甥的亲戚关系。

徐光宪后来在科技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除了他本身的天赋和努力,其实应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即受外祖母的娘家徐氏、外婆家陈氏、自家徐氏名人的影响。“世德作求”的外祖母娘家栖凫徐氏,世居青藤书屋且名人辈出的外婆家越州陈氏,忠厚传家的霞齐徐氏以及自己博学多识的父亲,为青少年时期的徐光宪播下了行善积德、勤奋好学、为国为民的种子,这应该是徐光宪能成为“稀土之父”的好基因。

徐光宪的伟大贡献,在当今又有了另一层意义的表述:在波涛汹涌的中美关税战中,稀土成为克敌制胜的法宝,美国政要高层常常感叹本国稀土萃取关键技术落后中国一代人的距离。

作为“鉴湖越台名士乡”的绍兴,稽山鉴水,钟灵毓秀,俊贤踵继,为中华文明多有贡献。绍兴院士很有特色,有父子院士,有兄弟院士,有夫妻院士。绍兴要用两院院士的榜样引领青少年学子,使绍兴继续俊杰辈出;用两院院士的名人影响力吸引研学客流,使之成为重要的文旅亮点;从两院院士所在的专业引进先进科技产业的火种从而助力打造人文经济绍兴样板,强化文化文明传承创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吸引力。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邓政阳 徐智麟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