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剡溪兵锋 永不褪色

2025-07-29 07:31

来源:

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6年来,聚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锚定“切实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的目标,有效激发广大退役军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等各个领域,2.2万余名退役军人投身“富乐嵊州”建设的火热实践,用行动书写着退役军人的担当作为。

思政引领 汇聚新时代退役军人力量

嵊州,一座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涌现出了许多铁骨铮铮的革命者。在这片风光秀美的土地上,还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浙江省工委旧址、石璜缴枪旧址、嵊新奉中心县委驻地。这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精神财富,如同信仰火炬,凝聚奋进力量。近年来,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通过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不断激发退役军人的政治认同和使命担当。

打造五星党建品牌。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打造“剡溪兵锋”五星党建品牌。剡溪是嵊州的母亲河,指代嵊州;“兵锋”象征着退役军人这一强大的后备力量;“五星”指的是堡垒星、阵地星、文化星、细胞星、服务星的创建,大力推进五星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在移交安置、就业创业、优抚优待、帮扶帮困、权益保障等退役军人事务中,全域共建,全民参与,推动“崇军嵊州”建设迈上新台阶。

大力宣扬红色文化。2023年8月,由11位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和其他优秀退役军人组成“老兵宣讲团”,深入学校、社区、企业开展宣讲,到目前共宣讲268场次,3万余人聆听,相关报道登上《人民日报》。以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吴恩光“一封家书”为素材创作的文艺作品在省级平台广为传播,《喝彩嵊州双拥》越剧视频获评全国双拥优秀作品,《剡溪烽火》《剡溪英烈传》等红色书籍,以英烈事迹感染退役军人和广大百姓。

培树宣传先进典型。持续开展模范退役军人选树工作,评出各级模范退役军人、军创先锋、拥军人物52人。其中,谢百军荣获全国拥军模范称号,吕京娜被评为省级模范退役军人。目前嵊州有“兵支书”31人、“兵委员”113人,宋卫祥和支珏两位获评“绍兴市最美兵支书”。通过讲好先进典型的事迹,放大他们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崇德向善中的示范引领效应,激发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

积极有为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嵊州市越鲜食品有限公司,是由退役军人史明创办的一家企业,是嵊州小笼包头部工厂,去年底成功入选浙江省军供保障社会协作基地,开启了嵊州拥军工作的新篇章,打响了嵊州小笼包在军供饮食领域的知名度。

这是嵊州退役军人告别军营回归地方、走上新的“战位”、继续奋力拼搏的一个剪影。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把接收安置好退役军人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充分发挥退役军人作用,努力做到人岗匹配、人尽其才。

高标准完成移交安置工作。开展省网上择岗试点工作,试点完成速度居全省前列。高质量完成转业军官、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转业士官)安置任务,2024年至今顺利接收235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邀请优秀军创企业家等分享创业经验,开展保密教育,宣传法律政策,退役士兵100%完成适应性培训,41人完成学历提升,推动“军队人才”向“地方人才”转化。

多渠道推进退役士兵就业。协调相关部门在招录辅警、社工工作者和编外用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退役士兵。积极争取嵊州市属国企向大学生退役士兵推出专项岗位。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累计181家单位提供近2680个工作岗位,向企业输送优秀退役军人100余名。联系军创企业开展结对帮扶,帮助困难退役军人就业,实现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宽领域助力军创企业发展。建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会、创业园、服务站“三位一体”平台,推荐全市11家军创企业加入促进会助力就业创业;联合4家银行,对勇翔电器、星派厨卫等军创企业进一步加大金融授信力度。与税务、市场监管部门合作,摸排出近3000家军创企业(含退役士兵个体工商户),定期开展调研走访,让80家吸纳退役军人就业的企业享受税收减免;加强政企交流促进合作,助推军创企业发起成立嵊州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

4月初,嵊州市军创产业园揭牌成立,这是嵊州市推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一项创新实践。目前军创园已经入驻有蓝奥环境技术、学圣厨房、珩宇科技等7家企业,计划一年内引进20家以上军创企业,为退役军人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满腔热忱 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今年4月,中共嵊州市委收到一封感谢信,来信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92730部队70分队,信中感谢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夏明、嵊州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副会长周平两位同志,在嵊州籍军人竺某的母亲遭遇严重车祸,家庭因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伤保险赔付及经济压力陷入困境的危急时刻,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厘清事故责任,并多次赴医院探望慰问,高效解决了其家庭难题。“此次帮扶行动不仅让我部官兵深切感受到家乡的关怀与支持,更激励我们以更强的使命感投身强军事业。”信里写道。

嵊州高度重视优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急官兵所急,解官兵所忧”,优化服务措施,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努力让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荣誉感成色更足、更可持续。

筑牢服务保障主阵地。积极开展全省“枫桥式”、全市“双示范型”服务站全覆盖式创建,探索全基层服务站与党建、武装、基层治理等工作融合机制。积极推动数字化改革,持续深化军人退役“一件事”内涵,推广“军人e家”在全市各退役军人服务站应用,为军人全生命周期提供“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的服务。

提升退役军人满意度。扎实做好数据核查审定、优抚对象确认工作。核定定期抚恤补助优抚对象7726人,及时发放各类抚恤资金、生活补助金、慰问金。做好困难退役军人摸排工作,建立“动态帮扶清单”。做好义务兵父母及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烈属的免费体检工作。对残疾军人燃气初装费、重点优抚对象有线电视费减免,持续深化“英雄健康档案”“关爱伤残军人”等社会化关爱退役军人的创新做法。

守牢安全稳定防线。弘扬“枫桥经验”“民情日记”两张金名片作用,推动信访问题源头化解,持续开展退役军人政策法规宣讲解读工作,定期对重点对象、重点群体开展实地走访,了解近期状况,掌握动态诉求,制订风险防控预案,综合施策解决风险隐患。扎实做好接访、约访、下访、督访工作,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

深情礼敬 在全社会掀起尊崇英雄风尚

迎接退役军人光荣返乡,悬挂光荣牌,立功受奖送喜报,修缮改造烈士陵园和94座零散烈士墓,建成开放浦口英烈馆、沙园抗日纪念馆,退役军人免费乘坐公交、免费游览国有景区……

这是新时代嵊州“崇尚英烈、缅怀英烈、学习英烈、捍卫英烈、关爱英烈”的一个个动人场景。嵊州市不断凝聚崇尚英雄的共识,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氛围日益浓厚,红色基因、拥军传统不断传承。

建好管好用好英烈纪念设施。计划投入500万元完成嵊州市烈士纪念馆的布展,于2025年9月对社会开放;完成嵊州市烈士陵园的定级工作,划定保护范围;下拨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管理维护费,完成对甘霖镇陈品华烈士墓、长乐镇开元烈士陵园、仙岩镇马春法烈士墓的修缮,完成长乐镇邢治民烈士墓迁至嵊州市烈士陵园。

大力营造尊崇英雄氛围。春节、“八一”、消防日期间,慰问驻嵊部队、消防大队。常态化开展慰问现役军人、退役军人活动,清明、烈士纪念日期间,开展英烈祭扫、向烈士敬献花篮等仪式。广泛开展立功受奖送喜报活动,为荣立二等功、三等功的44名嵊州籍现役军人家庭上门送立功喜报和慰问金,营造“一人立功,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

加大优待褒扬力度。推动公交、医疗、文旅优待政策提质扩面,签约200余家崇军商户并公开优待项目,优待证、老兵码适用场景不断拓展。动态提高抚恤补助标准,核发各类抚恤补助金、生活补助金、慰问金,组织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落实落细特困退役军人精准帮扶措施,让退役军人尊崇感不断增强。

广泛掀起双拥热潮。以一城、一街、一园、一所、一馆、一体系的“六个一”工作路径,全力以赴开展双拥模范城创建。落地落实《嵊州市拥军优属十条措施意见》。2023年,在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之际,组织77名志愿军老兵重走凯旋门,举办慰问演出,成立“关爱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基金”,推进关爱抗美援朝志愿军老兵“七大行动”,给老兵拍摄军装照、录制故事会视频、赠送志愿军服装、上门开展助医行动。“抗美援朝老兵重走凯旋门”活动广受好评,《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众多主流媒体都报道了这一活动。

来自党和政府的关心温暖,来自社会的尊重关爱,转化为退役军人奋力前进的力量。“八一”前夕,新中港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百军再次捐款,用于“八一”拥军慰问退役军人活动。3年来,谢柏军共捐款225万元。嵊州市越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史明兼任嵊州曙光救援队队长,多次奔赴外省执行跨区域救援任务。

在嵊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走廊上,挂着一幅“永不褪色”的书法作品——“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这是嵊州2.2万余名退役军人的心声和信仰。他们将在新的战场奋力拼搏出属于退役军人的新荣光。

驻嵊部队年轻一代官兵参观嵊州市双拥纪念馆,听越战老兵讲解吴恩光家书。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