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尚巷村褪去白日的燥热,晚风裹挟着稻香拂过文化礼堂的飞檐。7月25日晚,百余位村民们早早吃过晚饭,携老扶幼来到礼堂,在舒适的环境里翘首以盼——空调的嗡鸣声与远处蛙鸣交织,奏响夏夜独特的序曲。
晚7时整,随着开场舞《盛世欢歌》的旋律响起,文化礼堂瞬间化作欢乐的海洋。越剧联唱《送花楼会》在传统程式化表演中融入现代舞台美学,水袖翻飞间既有原汁原味的江南韵
味,老戏迷陈奶奶一边打着拍子,一边扯着嗓子喊:“嘿哟,这新调调听着那叫一个得劲,就跟吃了蜜似的甜到心里去咯!想当年啊,为了看场戏,那得像个苦行僧一样,走上十里路,脚底板都磨出泡了。现在可倒好,在家门口,吹着空调,舒舒服服地就把戏看了,这新时代就跟变魔术似的,把日子变得美美的!”当杂技演员完成高难度的叠罗汉时,全场掌声如雷,孩子们兴奋地踮脚张望。
互动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村里的抖音达人蔡阿姨举着云台相机穿梭在观众席,“咱村晚会比城里的还热闹!”她刚上传的杂技视频已获几十个点赞。魔术师邀请56岁的骆大叔上台配合,当丝巾在他手中化作白鸽时,大叔先是一愣,随即绽放出孩子般惊喜的笑容,那质朴的笑靥让全场观众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活动尾声,村民们依旧沉浸在欢乐之中,久久不愿散去。大家围坐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刚才的精彩节目,眼神中满是对这场文化盛宴的回味与眷恋。
“文化振兴得让村民当主角。”尚巷村文化礼堂管理员感慨。荣誉墙上,省级文化示范村等牌匾见证辉煌成就,而那张用红笔标注着每天上午电影、月中红色读书会等活动的排期表,更成村民翘首以盼的“文化日历”。
繁星满天,尚巷村礼堂灯光与月色交融。老樟树下欢声伴稻香远扬,舞台光影成希望火种。
这礼堂承载记忆、孕育未来,夏夜里村民用掌声与笑脸勾勒美丽乡村新画卷。
、
作者: 编辑:胡鑫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