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80岁以上老人 都有专属“养老互助员”

2025-07-27 16:44

来源:

  本报讯 86岁的张六凤,儿女定居杭州,却独爱守着村里的老房。子女不放心老人一人独居,无奈在家中装上了智能监控。让子女真正安心的,是结对的“养老互助员”张均燕。“孩子们从监控里瞅不见我,电话又打不通时,就找均燕。她一准儿来敲门!”昨天,张六凤笑着说。

  在新昌县澄潭街道张家店村,像张均燕这样的“养老互助员”共有10人,平均年龄58岁,其中最高龄的是73岁的张海娟。

  张家店村常住人口1000余人,60岁以上老人占四成。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50多位,基本上子女不在身边。

  今年3月,澄潭街道正式开始在张家店村试点银龄互助养老,挑选热心健康的村嫂,根据地缘相近或亲缘相连,每人结对5—6名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及孤寡老人、卧病在床等特殊困难老人,并将其制度化。

  在张家店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的墙上,记者看到,银龄互助“清单”贴上了墙,每位村嫂和他们结对的老人名单一一在列。

  为确保“助老”真正落到实处,街道给每位受助老人都建了一本“养老手册”,“手册”上详细载明老人的健康状况及养老需求,如85岁的张苗燕老人患有高血压、高血糖,服务需求为上门打扫卫生、日常看望。与她结对的村嫂张均燕,几乎每天上门去看看,顺便帮老人做做家务。

  村嫂们的服务都是“义务劳动”,但为了激励大家,村里推出了虚拟的“功德银行”,“养老手册上的服务时长,可以存入‘功德银行’,折算积分兑换各类生活物品作为奖励。”据张家店村村委会副主任张军介绍,“功德银行”目前已累计存储服务时长2300多个小时。

  “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一直是个难题,通过银龄互助,让这些老人‘平时有人问、难时有人帮、病时有人管’,也让他们的子女在城里放心。”澄潭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工作人员张娟介绍,在张家店村试点的基础上,澄潭街道正在探索构建农村片区化“互助联守”养老服务机制,将31个村(居)整合划分为五大片区,每个片区设1名专业“乐龄管家”,200多名热心村嫂担任“养老互助员”。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