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什么夜市最热闹?不是烧烤美食,不是啤酒奶茶,而是“知识夜市”——夜校。38元一节课,既学知识又交友,“不约夜宵约夜校”成为诸暨青年新风尚。
互联网时代的求知自学渠道很多,为何有这么多青年奔赴夜校?究其原因,是夜校的模式变了,功能增多了,从单纯的知识输出转换为“学习+社交+拓展+创业”的青年“追梦平台”,传统的夜校玩出了“1+N”的多重效应。
诸暨青年夜校之所以成为热门的夜间“打卡”点,原因有三:一是供需完美匹配。青年夜校根据年轻人的口味量身定制课程,趣味性与实用性兼具,符合青年的生活需求与趣味追求。二是办学形式多样。青年夜校不仅仅是“知识夜市”,更是年轻人的社交场,把兴趣爱好相同的青年凝聚在一起,碰撞出别样的青春多巴胺。三是功能定位清晰。不仅是求知与交友,青年夜校的功能是多元的,定位是精准的,以活动为主、课程为辅的设置为青年提供了潜在的创业空间,同学成了客户,课程成了媒介,夜校成为孵化新项目的灵感场。
“知识夜市”的火爆,是切中了年轻人的兴奋点、满足了年轻人精神文化需求的结果。如果说白天的工作是为了生存与打拼,那么夜校的“打卡”才是真正的生活。诸暨把“知识夜市”做得热火朝天,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过时的形式,只有过时的内容。夜校这一带有上世纪时代烙印的载体,因为被内容创新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在新世纪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知识夜市”的走红,揭示了青年对成长、社交与价值实现的深层次渴望,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为追梦青年提供更多的精准服务与功能平台,为他们的追梦行动插上强劲双翅。因此,青年夜校不能单打独斗,需要政府、企业、高校、银行等握指成拳,共建“夜校+”的开放生态。政府提供政策引导,盘活闲置空间;高校释放智力资源,注入优质师资与前沿课程;企业深度参与课程共创,提供实践基地与岗位对接,实现“学用”无缝衔接;银行则要为创客项目的成果转化提供优质的金融支持。
夜校是青年追梦的另一个起点,我们需要贯通梦想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夜校平台应成为赋能平台,主动打通资源壁垒,为青年优质项目对接天使投资、创业导师,为团队链接低成本共享空间,将课程导师转化为长期顾问。当然,功能多元化的夜校并不等于目标功能化,但总的方向是要激励青年成长、帮助青年成长,让青年的生活和事业能够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夜校的回归与热闹是社会资源回应青年渴望的有力脉动,其价值已超越“授人以渔”,而成了“造池养鱼”,全力构建一个融合多元资源、精准适配需求、贯通梦想路径的青春生态。因此,唯有各方合力打破藩篱,以助力青年追梦为己任,为青年注入翱翔的动力,夜校才能真正成为有趣、有味、有梦、有灵魂的朋友圈与能量场。
作者: 编辑:严心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