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奋力书写现代化人民城市绍兴答卷

2025-07-27 14:33

来源: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7月17日召开的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忠实践行“八八战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加快打造“重要窗口”,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绍兴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创新智造城市,要贯彻落实这两个重要会议精神,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空间优化为基础、以人民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传承为灵魂,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奋力书写新时代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的绍兴答卷。

一、培育产业创新动能,驱动新质生产力蝶变跃升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则来源于持续的创新。绍兴要持续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战略赛道,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抓手,依托鉴水、金柯桥、曹娥江、滨海、镜湖五大科技城,布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链,构建上下衔接、错位发展的科创支撑体系,激活产业生态活力。二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继续大力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全面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和研发活动覆盖率,扩大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势,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撑。三是深化产城融合发展机制。继续优化人才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配套设施供给,推动科技、资本、人才与城市功能的深度嵌合。

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

城市不仅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也是价值生成与人文体验的重要场所。绍兴应牢牢把握“存量提质、增量优化”的城市发展转型轨迹,推动空间重构、功能重塑、品质提升。一是实施“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治理体系。持续深化“融杭联甬接沪”发展战略,“金扁担”左右并进,“强枢纽”双边赋能;加快构建“一心、两屏、三片、六轴”城市空间总体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发展。二是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内涵式发展。以“绣花功夫”持续推进古城微更新、微改造、精提升,高水平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厂区功能再造,着力打造产城人文融合新空间。三是聚焦“韧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安全能力。依托“浙里城市生命线”集成应用,全面实施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推进雨污分流、老旧管网更新与“城市体检”制度常态化,强化对用水污染、自然灾害、极端气候的系统性防范。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核心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是重要评判标准”。绍兴要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不断织密民生保障网,拓展幸福生活圈。一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资源配置与服务供给,引导社会力量更多参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运营,提升供给效率并丰富服务形式,满足居民全龄多样化需求。二是推进全域未来社区(乡村)建设。通过“15分钟便民生活圈”布局便利服务网点,持续开展城市品质提升行动;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持续缩小“三大差距”,统筹推进“一老一小”代际融合社区(乡村)建设。三是推动“住有所居”向“住有优居”升级。以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的需求为奋斗目标,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实施“好房子”工程,在城市存量更新提质与增量小区开发中,全面推动住房保障体系从“保基本”向“提品质”转型升级。

四、赓续城市历史文脉,跑出古城整体申遗加速度

赓续城市文脉、传承历史记忆,是人民城市的文化根基。省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着力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绍兴应以古城整体申遗为契机,深度推进古城保护与有机更新,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机。一是强化“以申促保、以保促建”制度牵引。以申遗为契机统筹资源整合、标准制定和国际表达,推动绍兴从历史文化名城向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跃升。二是完善古城整体保护政策法规。以《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为基础,构建“1+N”古城保护法规体系,建立古城保护“负面清单”制度,对违反保护要求的行为制定严厉处罚措施。三是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探索“最小干预+活态利用”的核心路径,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文商旅发展相融合,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共赢局面。

作者单位 绍兴市委党校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