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艺术生命臣服于市场变现速率

2025-07-25 21:21

来源:

影片打着郎朗成长故事的旗号,却未能深入挖掘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冲突、艺术追求与人性光辉等深层次内涵。讲述一个音乐天才的故事,影片叙事逻辑的核心驱动力竟是父亲对“成功”的偏执追逐,其内核是“出名要趁早”这一成功学信条,父亲所有的严苛、算计与情感勒索,皆服务于这个单一目标,而非源自于艺术的感召或对梦想的坚守。当美国著名经纪人签约郎朗后两年没有演出,父亲立即考虑毁约——艺术的价值在此被异化为纯粹市场变现的焦虑,艺术生命完全臣服于市场变现速率,克鲁兹音乐殿堂在此坍缩为《饥饿游戏》式的竞技场。影片中郎朗所经历的每一位老师,无一不被刻画为神经质或急功近利的形象。整个钢琴艺术世界被呈现为一个只认输赢的名利修罗场,音乐内在的神圣与美感荡然无存,只剩下成功学的刺鼻气味。而且,这种成功因为过于唾手可得,而少了催人奋进的热血力量,无法让人产生共情。

这种异化蔓延至整个叙事肌理。电影结尾强行加字幕,用朗国任17年肿瘤病史给父权暴力贴创可贴,这一手法意图为父权涂抹一层悲情与牺牲的油彩,用伪牺牲抽空真正的牺牲,看似表现出了父爱的伟大无私、隐忍牺牲,但因全片过于浓重的“爹味”和庸俗的成功学价值观,实在无法让人对其产生认同,故这种强行“煽情”的结尾设置只会再次放大了功利性投机心理。福柯曾指出,权力通过话语生产“真理”以自我合法化。父亲角色的“牺牲叙事”正是这样一种生硬而失败的话语构建,它无法缝合影片价值体系的裂痕。

影片对音乐艺术的表达同样功利,阿多诺批判的“文化工业”在此登峰造极。音乐不再是审美对象,而是可量化的KPI。郎朗每次触键都是一次“进度条”,每次获奖都被上升为为国争光的宏大叙事,在克鲁兹音乐学院练习的20首奏鸣曲则成为“国际通用货币”,以求斗琴成功。音乐沦为父权神话自我粉饰的工具,其独立的美学价值与精神内涵被抽空。

《你行!你上!》的困局是创作者的必经冰河。当姜文在父权图腾与艺术反叛的钢丝上摇晃,我们更应看见那个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结尾纵身跃入泳池的少年——他拒绝被任何秩序定义。正如特吕弗在《日以作夜》中揭示的:电影是呼啸而过的火车,重要的是继续铺设轨道。期待姜文能如他镜头下那个踏破天花板的少年,在下一部作品中重拾“破壁”的勇气。手术刀不会永远锈蚀成刻刀,深渊的回望未必都是沉沦。当艺术的弑父冲动重新苏醒,冰层之下仍有春潮奔涌。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