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热潮,深植于中国美术学院超前二十载的教育远见。早在数字艺术尚未兴起的年代,中国美术学院就已前瞻性地设置了涵盖传统绘画、数字技术等跨学科课程体系,这种超前布局为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美术学院倡导“本土国际双轮驱动、人文科技双向汇通”,2002年成立动画系,提出“将文人画写意精神注入数字媒体教学,让丹青和梨园在动画中相会”,成为国内首批将动画纳入高等艺术教育体系的院校之一。2004年,传媒与动画学院成立。
20多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动画与游戏学院教师深度参与了中国当代影视动画与游戏产业的发展进程。翁劼创作的《风雪山神庙》《刺客聂隐娘前传》《戚继光》等作品,在互联网上获得千万级点击量;教师姬鹏先后参与了《富春山居图》、新版《笑傲江湖》《陈情令》等影视作品的美术制作;教师蔡智超先后担任《深海》《大鱼海棠2》《哪吒之魔童闹海》《小倩》等动画电影的艺术顾问和概念设计师。而《黑神话:悟空》,则是由油画系走出的杨奇担任美术总监;游戏中的场景制作、动画设计等也由各专业的师生共同参与其中。
这支“既握毛笔,亦通技术”的创新军团,其能量已从游戏领域辐射至电影、动画、文创等广阔天地,生动印证了“人文科技双向汇通”教育体系的前瞻性。这些创新教育实践证明,当传统艺术教育与人文科技、数字引擎深度耦合时,迸发出的创新能量足以引发链态反应:“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闭环锻造,为数字时代文化传承贡献了可复制的新方案。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