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文化体系中,游戏常被视为娱乐工业的产物,与“艺术”相去甚远。其实,“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的影响已超越传统艺术展示,作为中国游戏史上首次走进国家级重点美术馆的单一游戏IP,展览将游戏原画、场景、模型置于美术馆空间,静态陈列与交互式体验并置,将《黑神话:悟空》从娱乐场景构建为多重感官共构的艺术现场,这是游戏作为当代艺术新门类的历史性入场。游戏工业的“技术灵晕”在传统艺术的辉映下焕发新生,数字原住民在精神原乡中不断唤醒群体的文化记忆。
游戏艺术,登堂入室。游戏从大众娱乐跃升为文明叙事载体,美术馆成为跨界的实验场,观众从游戏玩家变为美育的参与者,与天命人一起走上“取经路”,重新发现贯穿游戏却被玩法功能性掩盖的诗性美学。“只有当人是完全意义上的人,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个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如是说。
展览同期,馆方还精心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兼具学术深度与公众参与性的公教活动,旨在构建一个超越静态展陈的、多维度文化解码与思想碰撞的场域:特邀著名国画家、连环画大师戴敦邦线上对谈,探讨传统人物画在跨媒介语境下的文化表达的多重维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梵学家甘立夫(Dr. Kenneth Valpey)教授,以《西游记》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为东方文明背景板,深度解读神话传说背后的文明映射与对话; 更将游戏原声搬入展厅,现场声乐表演沉浸式诠释“天命人”的冒险征途。有海外学者参观展览后表示:“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创新科技力量完美的结合。”
在“黑神话:悟空”主题艺术展中,美术馆不再是游戏触不可及的殿堂,而成为新美学的诞生之地,它消融了娱乐与高雅艺术的壁垒,成为全民参与的现象级文化事件。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