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留白的艺术也是表达的姿态

2025-07-25 20:19

来源:

那么,哪颗“荔枝”更好吃?其实不必下结论。一个故事,两种改编;两颗荔枝,各有风味。

影视改编最有意思的地方,正在于它的再生能力——不是重复文本,而是借壳生长。

总的来看,两版《长安的荔枝》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跑得不偏不倚:剧版拓宽了故事的叙事维度,电影则压缩成情绪浓度极高的职场寓言。两者在人物动机与表达立场上的微调,也让同一故事拥有了多重面貌。

这两部《长安的荔枝》之所以能引发广泛讨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找到了当下观众的“情绪共振点”:打工人身份、职场焦虑、制度迷思。不少人看完后在社交媒体上感慨,“我们每个人都是李善德”。

有意思的是,剧版和影版都对“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作出了自己的解读。电视剧中,荔枝是一颗朝堂斗法的棋子,李善德也做出了自己的反抗。电影中,杨贵妃的纤纤玉手甚至都没有触碰到荔枝,就被别的事转移了注意力。此时,镜头稍稍推远,多少奇珍异果堆叠在桌上,荔枝只是其中不起眼的一种水果而已。再回想这一路送荔枝耗费的无数人力心力,百味杂陈,令人动容。

剧中,贵妃虽然遥不可及,但她的“口腹之欲”成为整个任务的正当性来源。电影中,大鹏选择让贵妃“隐身”。这一“留白”,其实是一种审美判断,更是一种价值选择。

这颗荔枝不是给贵妃吃的,而是喂给观众,让我们慢慢咀嚼的。

贵妃爱不爱吃荔枝,还重要吗?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