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医生你来了,这么大热天还让你跑一趟,真不好意思。快进来,快进来!”7月21日下午1点,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邵水芳趁着休息时间,来到铁甲营社区李奶奶家里,为老人家更换人工膀胱造口袋。
记者了解到,李奶奶身上常年吊着尿袋,而这尿袋的造口需要每周消毒、更换开口袋。身为家庭医生的邵水芳,自两年前接起这根“爱心接力棒”,几乎每周都会来李奶奶家帮忙,风雨无阻。时间久了,邻居们还以为李奶奶认了个女儿。李奶奶说,自己儿子长期定居海外,但这11年来,有着邵水芳、傅建英、赵黎明等好心人一茬接着一茬照护,老两口依然时刻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处理造口、碘酒消毒、清洗、擦拭、扑粉、粘贴造口袋、更换引流管……在邵水芳手上,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仅10多分钟,所有工序完毕。“这两年多亏了邵医生。”李奶奶说,她每周一次雷打不动都要麻烦邵医生跑家里一趟,但无论刮风下雨、天冷天热,邵医生从未嫌烦。
今年89岁的李奶奶和93岁的陈爷爷夫妇的3个儿子常年在国外工作,绍兴也没有其他亲人。2014年,李奶奶身患重病,经过手术后,切除了膀胱和一个肾脏。从那时起,她身上常年吊着尿袋,而尿袋另一端连接着一个人工膀胱造口袋,因材质特殊,需要每周更换一次。
这成了老两口的一桩难事。“我眼睛不好,摸个半天,也换不好。我老伴双手常常抖动,不利索,同样换不上。”陈爷爷说,每次去医院更换,都感觉特别费时费力,毕竟两人年纪都大了,腿脚不便。得知这一情况后,当时在医院做护士的邻居傅建英便主动上门,热心给李奶奶更换造口袋,这一换就是5年多。
后来,傅建英搬了家,没法再帮忙了。这时,楼下的邻居赵黎明又站了出来。“她以前在医院工作过,本身具备一些医学常识,询问其他医护人员后,很快掌握了更换要领。”陈爷爷说。就这样,赵黎明开始接力,每周义务帮助李奶奶更换造口袋。“赵黎明像傅建英一样,更换尿袋的技术好,也不怕脏。她从不图任何回报,平时还总帮助我们两口子解决其他生活问题。”陈爷爷说。
然而,2023年1月,赵黎明也搬走了,更换造口袋的烦恼再次让老两口犯了难。一时没人帮忙,情急之下,老两口边摸索边自己更换。可能是消毒没做好,结果李奶奶感染发炎了,最终只能住院治疗。有了这次教训,老两口只能向铁甲营社区求助。社区干部得知后,及时跟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希望他们能提供帮助。
此时,府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邵水芳刚刚调整为铁甲营片区的辖区责任医生。得知这事后,邵水芳二话没说,自告奋勇接起了这根爱心接力棒。为了不耽误李奶奶病情,同时不耽误工作,邵水芳每次上门基本选在早上7点左右。“我加了邵医生的微信,每次需要更换造口袋时,就直接跟她联系,哪怕是周末,她也从不耽误。”李奶奶说,有好几次晚上10点多、凌晨两三点突然漏管,她求助于邵医生,邵医生也从无怨言。
“这样的好医生,不是女儿胜似女儿。”李奶奶说,这份坚实的守护,就是他们老两口在社区里安享幸福晚年的底气。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