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学新建 集中改建 ——以迪荡街道为例,对高层电动车消防安全的探索与思考

2025-07-23 17:33

来源: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科学新建、集中改建等方法,有效解决高层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难、管理难”等问题

迪荡街道辖区内高楼林立,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较为突出。近年来,迪荡街道高度重视高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科学新建、集中改建等方法,有效解决高层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难、充电难、管理难”等诸多难点问题。本文以迪荡街道项目实践为基础,浅谈对高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的探索与思考。

存在问题

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许多居民住宅没有设置电动自行车公共停放区域,直接存放于门厅以及走廊过道等区域,在室内充电也普遍存在。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私拉电线的情况,且没有安全防护措施,违反消防规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充电设施不规范。由于居民对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认识严重匮乏,容易出现电动自行车充电时间过长现象,充电时间越长,充电器外壳温度越高,会引发电池外壳变形甚至短路,也会使蓄电池寿命大幅缩短,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市场监管力度不足。市场上存在大量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动自行车和蓄电池产品,一些不合规的小作坊和杂牌厂生产的蓄电池容易引发火灾。违规改装现象也普遍存在,许多销售门店为迎合消费者需求,提供违规改装服务,进一步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隐患。

整改推进

突出重点,提高标准,建立整治样本小区。针对问题比较突出的龙骧园5幢高层住宅架空层,进行实体墙分隔改造,对小区室外集中充停场所再摸排再规划,在原有建设集中充电区域外,新增集中充停场所6处。建立御景华庭高层电动自行车管控样本区,通过集中充电设施改造、架空层改造等方式,建立整治样本小区,作为市级高层电动自行车管控现场会的参观点位。

出台政策,常态化管理,建立物业社区评价机制。在增加基础设施改造的前提下,同步加强动态管理,出台迪荡街道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整治和长效管控制度,每月对各村社、各物业单位就电动自行车管理、集中充电点位的设置等方面开展检查,对未做好电动自行车长效管控的物业单位从严执法。

加强宣传,正面引导,强化网络舆论应对。针对因电动自行车充停问题突发的网络舆情,第一时间正面应对,采取决不回避、快速整改、积极回应的方式,多次通过媒体报道,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公众号及社区、物业单位,线上线下多方位宣传电动自行车居家管理相关内容,提高公众对电动自行车充停规范的知晓度。

下一步思考

完善法规和标准。制定严格的质量标准,更严格地把控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的质量标准,确保市场上的产品符合安全要求。

应用智能监控技术。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中应用智能监控技术,实时监测充电过程,及时预警和处理安全隐患。

公众参与和监督。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公众参与电动自行车安全治理,形成群防群治的局面,建立顺畅的参与渠道和表达机制,方便居民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电动自行车火灾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作者系迪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王红良 编辑:方嘉华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