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芯联集成收购芯联越州事项获中国证监会批准,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斥资58.97亿元收购芯联越州72.33%股权。据悉,该项收购完成后,芯联集成将全资控股芯联越州,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优做强,明确支持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布局,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方向集聚。
据了解,该项收购是目前上交所科创板最大规模芯片收购案,被誉为“科创板八条”发布后并购重组第一单。此次收购也是中国证监会今年5月发布修订《重组管理办法》后,上交所过会的首单发股重组案例,同时还是4月25日上交所第二届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成立后审核过会的首个项目。一年前,上市不久的芯联集成抛出重磅收购计划,引发业界震动。
集成电路是越城最具辨识度的主导产业。这几年,产业平台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多项技术问鼎“全国第一”,2024年产值突破850亿元。其中,以芯联集成为代表的链主企业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该公司也因此被誉为汽车电子领域的“宁德时代”。公司董事长赵奇表示,预计公司收入每年继续保持双位数增长,2026年收入将突破100亿元,且对2026年实现全面盈利充满信心,未来力图在全球碳化硅领域占据30%的市场份额。
记者了解到,芯联集成成立于2018年,2023年登陆科创板。经7年发展,已构筑起IGBT、碳化硅、模拟IC三大增长曲线,跻身2024年全球专属晶圆代工前十,其雄厚实力为此次并购提供了坚实基础。成立于2021年的芯联越州系芯联集成二期项目的实施主体,近年来碳化硅出货量居国内首位,并填补了国内中高压模拟IC技术空白。今年4月,芯联越州8英寸碳化硅芯片工程批顺利下线,有望成为国内首家规模量产8英寸碳化硅生产企业。“如果说芯联集成的特点是‘大而强’,那么芯联越州的优势则在于‘新’。两者的强强联合,不但能让产业上下游关系更紧密、资源流动更顺畅,还能整合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形成更大‘势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统驭力。”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杨宏翔认为,芯联越州产线建设时间相对靠后,能够采用更先进的产线、更成熟的技术和工艺进一步扩大产能。芯联集成有关负责人也表示,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可一体化管理母公司和芯联越州产能,提升规模效应与技术协同效率,重点支持碳化硅、高压模拟IC等更高技术产品和业务发展。
绍兴集成电路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并购可继续加强芯联集成的研发和前瞻性布局,有利于发挥其对产业集群的关键引领作用,锁定“链群配”,构建“强磁场”,更好带动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接下来,越城将围绕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先进制造业建设,继续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产业,实施集成电路产业‘二次创业’,特别是要持续推进芯联集成、长电绍兴等链主企业发展,聚焦补齐产业链短板和突破关键领域。”越城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王宏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