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绍兴图书馆“越州讲坛”上,青年学者、文史作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教师张守涛分享了鲁迅朋友圈的故事,带领读者一同穿越时空,走进鲁迅先生与许多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社交世界,解码鲁迅这位文学巨匠的精神与人格魅力。
十年磨一书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无疑,鲁迅是中国最杰出最重要的现代知识分子之一。某种程度上,鲁迅的作品、思想、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典”,对于现当代知识分子有着重要影响。如学者孙郁在《鲁迅遗风录》中所说:“我们说鲁迅是中国作家的精神之母,是毫不过分的。”
鲁迅有着怎样的朋友圈?鲁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尤其是与现代作家关系到底如何,鲁迅对他们有何影响,他们又对鲁迅有何传承?“相信,这是一个很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选题,既有助于丰富对鲁迅和其他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认识、研究,也有助于我们传承鲁迅精神。对于这个选题自然已有很多研究,但大多是个案研究,整体、系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因为这是一项艰难的工程,需要对鲁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有整体和较深的了解。”张守涛表示。
《鲁迅的朋友圈:鲁迅与现代英俊》一书,便是张守涛历时十年完成的。他从知识分子人生和作品文本出发,结合大量最新研究成果、史料,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和书写了鲁迅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关系,包括鲁迅与台静农、冯雪峰、瞿秋白、郭沫若、茅盾、萧军、萧红、巴金、老舍等20多位有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关系,从中可以略窥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文化及知识分子的影响。
张守涛还以人物为脉络,以故事为背景,围绕书中核心内容展开分享。他从鲁迅的“毒舌”与“夸奖”切入,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细节展现鲁迅对同时代知识分子的真实评价:既有“颇昏,不知外事”评周作人的犀利,也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赞瞿秋白的理解;既以“胖滑有加,唠叨如故”点评钱玄同,又盛赞萧红“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些生动的评述让现场读者感受到鲁迅率真敢言的性格与敏锐准确的洞察。
精神的辐射
鲁迅对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的首先是对“鲁门弟子”的影响。“鲁门弟子”虽然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术概念,但大体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中主要包括鲁迅去世后的那16位“抬棺人”:巴金、胡风、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欧阳山、周文、曹白、萧军、吴郎西、陈白尘、萧乾、聂绀驽,以及萧红、韦素园、曹靖华等人。
这些“鲁门弟子”与鲁迅的关系非常密切,是受过鲁迅亲自培养、指导的年轻人。他们在鲁迅去世后,也一直深切地怀念、感激着鲁迅,一直视鲁迅为自己的老师,甚至其中一些人直接以“鲁门弟子”自居。鲁迅对这些“鲁门弟子”的影响是深远、重大的,包括思想精神、人生道路、文学创作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鲁迅就没有后来的他们。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大多都传承了鲁迅的精神、事业,其中尤其以胡风、聂绀弩、萧军为代表。
除了“鲁门弟子”之外,鲁迅作为左翼作家领袖,毫无疑问对其他左翼知识分子也有着重要影响。如鲁迅与茅盾、瞿秋白、冯雪峰、周扬等左翼知识分子也都有比较密切的交往,其中茅盾与鲁迅“和而不同”,瞿秋白则是鲁迅“知音”,鲁迅与冯雪峰亦师亦友,周扬则是鲁迅晚年最主要的论敌。而其他左翼作家,如老舍、曹禺、丁玲、赵树理、孙犁、艾青、唐弢等人虽然与鲁迅直接交往不多,但也大多深受鲁迅的影响,如曹禺说鲁迅的“作品哺育了我”,丁玲说自己是“吃鲁迅的奶长大的”,孙犁称鲁迅是自己“精神上的导师”。
除了左翼知识分子,鲁迅对其他很多现代知识分子也产生或多或少的重要影响。如鲁迅对弟弟周作人影响极大,鲁迅与郁达夫“交谊之深,感情之洽”的关系罕见,鲁迅与沈从文虽然不和,但其实他对沈从文也有间接影响。
谈及书籍的现实意义,张守涛认为,如果说文化的本质在于以文化人影响人,那鲁迅对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重要影响,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部分及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资源,有着重要的时代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探究、弘扬。
不仅如此,鲁迅的为人处世至今仍具启示:做人要坚守坚定立场与独立人格,做事要秉持认真踏实的态度,交往要坚守真诚与大节。讲座最后,张守涛以鲁迅的名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收尾,引发全场共鸣。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见习记者 茹晨鸿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