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乌篷船,半部水乡史。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木船的身影更多地从水上移向博物馆内,其制作技艺也随着老一辈匠人的老去而悄然消失。但是,松陵船厂却让船文化得以传承下来。7月19日上午绍兴一中高二(4)班同学来到绍兴松陵船厂进行研学活动。
“舟行碧波、梦回绍兴”,走进一楼的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艘古色古香的乌篷船。讲解员介绍这个船是按照100多年前复制的,清末绍兴所有乌篷船几乎都是这样的。船头上雕刻了一个鹢,是用来辟邪保平安的。船上面雕刻了一个石花,寓意吉祥如意。讲解员带大家了解了乌篷船的外观特点、制作技艺等等。让队员们受益匪浅。
二楼是船史资料区,展区内的2000多张纸质照片资料,从清代到现代,时间跨度长达百余年。一张张与船有关的老照片浓缩了历史的记忆,仿佛一瞬间把大家带回到那个以船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同学们为曾经的水乡风情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走进三楼船模展示区,迎面而来的是一艘艘精雕细琢的古船,被按比例缩小、精心还原后摆放在馆内。“明瓦船”、“戏班船”、“画舫船”、“龙舟”......百余种木船类型,星罗棋布的有序陈列在展厅中,同学们切身体会到了前辈们的智慧和毅力。
回到一楼的非遗工坊。队员们看到各种半成品的船只组件,工人师傅正在认真地工作中。之后大家穿过厂区登上创造过吉尼斯纪录的画舫船——越州舫,去体验身在船中的独特感受。停靠在浙江绍兴松陵造船厂的中国最大画舫“越州舫”,形如巨型工艺品,船长30米,能容纳百余人。船只门窗、屏风等均雕有精致花纹,整船也采用榫卯结构,处处细节,无不展现着传统建筑美。相信这是松陵的骄傲,也是整个绍兴的骄傲。
研学结束,同学们仍意犹未尽!同学们要从绍兴船文化中吸取力量,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绍兴一中高二(4)班严梓萌
指导老师:唐海燕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沈泽敏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