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拉客同时还送货!绍兴9条线路公交干“兼职”

2025-07-23 09:21

来源:

近日,一则公交车“白天拉客,晚上拉货”的报道引发社会关注。报道中提到,江苏南京的503路公交车不久前有了份“兼职”:每天下午3点半,它载着六合的农特产品驶向城区,将原本次日达的快件压缩到两个半小时内送达。

而这一“公交+快递”的创新模式,并非孤例,去年以来,国内已有多个城市开展了类似合作,以盘活运力资源。

越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这项工作,绍兴公交也已经着手进行了。

“蓝色公交”进村

城乡物流“搭便车”

7月22日下午,在绍兴越城区富盛公交枢纽站,记者看到多辆身披着淡蓝色“新衣”的公交车正静待出发。与普通公交不同,它的使命不止于载客,车腹之下,还装着送往乡村的快递包裹

这些“客货邮专线”公交,正是流动在城乡之间特殊的“快递员”。

绍兴客货邮公交专线

“以前取个快递,得专门骑电瓶车跑镇上,来回大半个小时,碰到刮风下雨更是麻烦。”越城区富盛镇乘凤村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网上购买的小件快递可以坐公交“走大路”下来,如今在村口小超市就能取件,省了不少“脚力”

“我们与邮政、顺丰等企业合作,在运送乘客的同时,运输农村快递邮件。”绍兴市公共交通集团第一有限公司一车队的范主管向记者介绍了绍兴“公交+货运”的融合模式。目前,越城区共有3条融合线路(337、338、339),每天下午1点至2点发车,邮件交接集中在中午12点至1点半之间。

337、338、339专线途经点位

专线运输邮包

“村里的小店或服务站人员会及时分发,部分村民顺路自取,部分由本地人配送到户。”范主管说,每条线路每天稳定运输一个邮包,车程约30分钟,让包裹搭上了公交的“顺风车”,效率显著提升。

自救破局,既是拓展便民服务

也是探索经营新场景

数据显示,目前绍兴公交集团拥有公交车2219辆、营运线路340条、场站82个、站点8047个,日均发车1.5万余趟,行驶里程约33万公里,日载客量约30万人次。这一数字与2018年同期(日客运量逾52万人次)相比,巨大的下滑幅度,折射出行业面临的严峻现实。

这不只是绍兴公交的问题,全国公交系统几乎都遇到了收入无法覆盖运营成本的困境,不得不寻求自救。去年9月开始,南京、西安、武汉、兰州等地公交纷纷探索“公交+快递”的复合运输模式。

绍兴的”客货邮“公交,正是这场全国性试验中的参与者。

“这既是为村民服务,也是公交拓展经营方向的一次尝试。”绍兴市公共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坦言,利用公交线路固有的覆盖面广、定时定点的优势,在保障安全与乘客需求的前提下,公交车厢悄然变身移动货仓,拓展运力变现途径。截至目前,绍兴全市已开通9条客货邮专线,日均运输邮件50多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绍兴公交还尝试了“复合升级”。在客货邮功能基础上,富盛枢纽站结合低空经济发展新趋势,将修理车间的屋顶变身为无人机起降平台,开辟了“低空+物流”新场景

“无人机配送特别适合小件急送需求,”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当公交邮包无法满足时效要求,或者遇到交通不便的偏远点位,无人机就能接力完成‘最后几公里’的配送,真正实现城乡无差别速达。”

当然,这些做法目前还是在政策扶持下的试水,绍兴公交盈利模式的拓展之路,只能说是才刚刚起步。

“公交+物流”,能开多远?

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公共汽电车客运量仅386.7亿人次,较2019年“腰斩”。郑州公交集团2024年公交运营收入占62.97%,毛利率却低至-604.1%;成都公交主营利润率-9.54%,郑州公交更需11.3亿元政府补助维持经营。

“公交资源盘活与农村物流降本增效的双重需求,催生了这种模式。”一位长期关注城乡交通的学者指出,“公交+物流”模式真正的考验在于可持续性——资源交给企业使用应实现盈利,最好能反哺公共财政。

广州公交集团已蹚出成功路径:2024年1-10月营收破百亿,能源与货运业务贡献近半营收,成为盈利支柱。其医药物流网络覆盖全国15个GSP标准中心,新能源产业链日趋完善。

这条新路,需要时间,也需要智慧。

作者: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王慧勤 实习生 蔡俐媛 编辑:沈泽敏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