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化特派员在基层|以乡音为笔,绘就乡村振兴的文化长卷

2025-07-21 09:28

来源:

当青砖黛瓦遇见悠扬旋律,当稻浪茶香化作动人音符,在嵊州市浦口街道东郭村,一场以“乡音”为纽带的文化行动,不仅让乡村文化“破圈”传播,更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中一抹亮丽的底色。

连日来,在文化特派员金晓丹的带领下,10余位村民共同演绎的村歌MV《东郭村之歌》正在紧张地拍摄中,他们用最本真的乡音乡韵,谱写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诗意篇章。

破土:农闲时节的文化春耕

日前,文化特派员金晓丹带着由专业人士创作、融合文化底蕴的《东郭村之歌》,来到东郭村文化礼堂·老年学堂,学员们看着歌谱,听着旋律欣喜不已。

“大家要把东郭桥村民的乡音都唱进去!”为了这句简单的要求,歌词却经历了28次的打磨,最终这首融合越剧韵律与现代和声的村歌应运而生。

有了歌,要让谁来唱呢?村民们热情踊跃,村里随即开始了海选,一份60余人的演员名单涵盖了老中青各年龄段。

拔节:十二次排练的蜕变密码

往后的几个月,每周四下午的东郭村文化礼堂·老年学堂,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金晓丹手持电子琴逐句教唱,底下的村民们一句句跟唱,认真记录。从最初“五音不全”的试唱,到能精准演绎三声部合唱,村民们用12次排练完成音乐素养的“三级跳”。

除了声音的教唱,金老师还教授村民舞台技巧,从队形编排到肢体动作,从发声技巧到情感表达,逐一为学员们细致指导。

当最后一次排练结束,夕阳透过彩绘玻璃窗在歌谱上投下斑斓光影,村民们自发唱起改编版的《东郭村之歌》,将新学的和声技巧融入即兴创作。演唱歌曲的村民并非专业歌手,却以“用歌声传递乡恋”的初心,将千年古村的烟火气与现代文旅场景完美融合,这正是文化振兴最动人的回响。

绽放:从录音棚到田间影像志

随着演唱日渐成熟,金老师安排了专业录音环节。录音棚里,大家排着队依次试唱,再合声录制,每个人都格外认真。

在拍摄MV当天,村民们还特意穿上自己最美的衣服,在录音师指导下完成人生中“首次拍摄”。有的在村里的祠堂,有的围在村口的领带厂,伴着熟悉的旋律放声歌唱,镜头记录下他们脸上朴实的笑容和对家乡的热爱。

导演组采用“移动镜头+固定机位”的复合拍摄手法:无人机掠过青瓦白墙的村落全景,微距镜头捕捉东郭村文化记忆,延时摄影记录下新时代村民们工作剪影。这些充满烟火气的画面,最终被剪辑成2分52秒的音乐纪录片。

这场文化实践,不仅让村歌从田间地头唱进了专业录音棚,更让乡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当城市里的“音乐治疗”方兴未艾,东郭村的实践证明:最动人的旋律,永远生长在乡亲们的血脉里。

这部承载着集体记忆的村歌MV,正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在青山绿水间久久回响,成为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鲜活注脚。

(部分内容由通讯员钱希琳提供)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高建峰 见习记者 邵正华 编辑:姜京和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