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李鸿梁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文艺担当 裘士雄

2025-07-20 07:42

来源: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绍兴人自然会想起在抗日烽火中有文艺担当,作出重要贡献的李鸿梁先生(1894—1972)。他是鲁迅在绍兴府中学堂任教时的得意门生,也是李叔同(弘一法师)在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时被其誉为“最像我”的高足。他一生在绍兴、温州和杭州等地中学、师范执教,是名闻两浙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和艺术教育家。他更是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知识分子。李鸿梁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在绍兴和浙东、浙南等地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除了在绍兴中学等学校和通过绍兴民众教育馆、战旗社等社会机构向广大青年学生和民众教唱任光、罗家伦绍兴籍填词谱曲的《大地进行曲》《打回老家去》《渔光曲》《淞沪战歌》等歌曲、贺绿汀词曲的《游击队歌》、冼星海曲的《在太行山上》《黄河大合唱》和田汉词、聂耳曲的《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战歌曲外,也有绍兴本地产的抗战歌曲新鲜出炉。在绍主政的三区专员贺扬灵、绍兴县长沈松泉亲自写词,如《保卫大绍兴》《冲过钱塘江》《水乡战歌》等是贺扬灵填词或改词的。《我们一百二十万人》,是沈松泉填词、李鸿梁谱曲的。当时,绍兴人口达123万之众,范围是合并后的山阴、会稽两县,东至今上虞所辖的曹娥、道墟等,西至今萧山所辖的临浦、衙前、党山等地。《我们一百二十万人》歌词曰:我们一百二十万人,我们是越王勾践的子孙。我们的先烈有秋瑾、锡麟,我们的精神是尝胆卧薪。我们一百二十万人,我们有铁一样坚固的心。我们不怕敌人的炮火,我们要保卫大的绍兴。我们一百二十万人,我们的热血在心底沸腾。我们要把守住钱江南岸,我们决不让倭寇偷渡一兵。前进!我们一百二十万人,努力!我们越王勾践的子孙。我们不愿,我们决不愿做奴隶,我们打倒,我们要打倒残暴的日本。

另一首名为《抗战》的歌曲,词曲者均为李鸿梁。歌词为:冲,冲过钱塘江,跃过壕沟,炸毁电网。我们岂肯任人宰割,作俎上羔羊。我们誓死反抗,我们用铁血,来造就到生存路上的桥梁。冲,冲,冲,冲过钱塘江,跨过了敌人尸体,烧着了民族火光。

此歌又名《冲过钱塘江》,载绍兴战旗社出版的1939年4月《战歌》第1集。还有一首《我现在要出征》,原是丹麦民歌,为李鸿梁改译的。载于1938年7月10日绍兴《前线》第11期。其歌词是:我现在要出征,我现在要出征,军号已吹响了,再会,再会,莫挥泪。我现在要出征,我现在要出征,我若是不打死,我终会回来看你们。

李鸿梁的这些抗战歌曲,是从心底发出的怒吼,是同敌寇殊死搏斗的誓言。人们仍仿佛耳闻他们80多年前音乐救国的激昂旋律,彰显李鸿梁辈抗战文艺工作者以文艺魂点燃抗战烽火的家国情怀和担当。我们仿佛看到广大民众被唤醒,民族精神得以振兴,鼓舞着广大民众奔向抗战的前方。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扬灵、沈松泉审时度势,旗帜鲜明地提出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报仇雪耻的精神激励绍兴民众保卫绍兴。在绍兴府山建造越王祠,供祀越王勾践,左右两旁为文种、范蠡,这三幅石刻造像逼真,均出自李鸿梁之手。一次,当局在大教场组织民众举行保卫大绍兴的集会,会后是游行示威。李鸿梁在数丈大的白布上突击创作的巨幅勾践画像作为游行的前导,轰动一时。笔者在此四五十年后还听一些老绍兴人谈起,记忆历历在目,说得津津有味。后来,李鸿梁随学校辗转浙东、浙南山区,先后在浙东等二临时中学、浙江第三联合中学和温州师范学校等校任教,并参与组织“龙渊印社”等艺术团体,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