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湖
近日,笔者以读书避炎热,读的是乡贤俞蛟的《梦厂杂著》,这是清代历史琐闻类笔记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俞蛟,字清源,又字六爱,号梦厂、梦厂居士,浙江山阴人,清中期散文家、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据《广东通志·职官表四十八》载,乾隆五十八年(1793),以监生任兴宁县典史,长期充任幕僚和佐杂小吏。生平足迹所到,北至直隶,南达两广、桂林,交游甚广,见闻颇多。工文笔,善绘画,性格豪爽,素负才名,时人以“畸人”目之。至今发现的传世之书画作品不多,《梦厂杂著》为其传世唯一著作,所记多身历、目睹、耳闻者。嘉庆六年(1801)四月成书于广东齐昌官舍之凝香室。
在“名士乡”绍兴,俞蛟实在算不上有名,也很少有人对他注意。但他的《梦厂杂著》却得到了当代著名笔记小说研究专家刘叶秋的高度评价:“《梦厂杂著》,俞蛟撰,十卷,内容丰富,文字清新,是一部很好的笔记。”“这部书所记,有许多是他自己的经历之谈。”“《梦厂杂著》叙述名胜、民俗、画家、传说等,内容不同于一般笔记,各有一定的代表性。”著名文史学者、《梦厂杂著》的校点者骆宝善说:“本书所记,多为他亲自经历和目睹耳闻者,内容相当丰富,议论亦颇有见地,故其篇幅虽不大,但在林林总总的清代笔记小说中,却占有一定地位,被人誉为清代历史琐闻类的笔记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梦厂杂著》共十卷,由七个独立的篇章组成。
第一篇章《游踪选胜》记述了桂林七星岩,扬州的平山堂,南昌的滕王阁,岳阳的岳阳楼,北京的万柳堂,杭州的灵隐寺和绍兴的柯岩、岩里(今富盛镇岩里村)等重要游览胜地,景物描摹生动悦目,文笔典雅流畅。其《岩里记》一篇,写山村隐地岩里之幽胜之境,并把它定位于绍兴的“世外桃源”,文字尤妙:“山虽层叠,高不过三四仞。惟石径千纡万折,杂树藤萝,扶苏蓊郁。白云若飞絮萦绕,间以烟岚,轻笼淡抹。野鸟关关,似讶客之何来者。许子曰:‘此中风景,不异桃源。’”“复行数里,有岭横于前,水声潺潺,攀附而上,至其颠,则万壑涛声起足下,聒耳嘈杂,三人问答,语不可闻。望之,崇山环抱,非复人间,此岭殆岩里之锁钥欤!”“次日,越陌度阡,低徊瞻眺;屋皆茅茨,以卵石叠墙,疎窗面岭,草阁梯云,溪流虢虢,绕渠穿陇,清鑑毛发。沃野可耕,即以诸壑为灌。”
第二篇章《临清寇略》详细而具体地记叙了清水教王伦聚阳谷、寿张、堂邑二千余众,攻地掠城,三旬而被扑灭之史实,王伦由起义到被镇压而失败的始末俱全。文章先综述,后逐一罗列王伦之徒传略,最后归纳其祸害和教训,是研究清水教起义的重要史料。
第三、四、五、六篇章《春明丛说》《潮嘉风月》《乡曲枝辞》《齐东妄语》记载了北京、广东潮州、杭州、绍兴一带的民情风俗及异人传说,大多内容可作为研究当时社会风貌的参考资料。其中的《潮嘉风月》是作者根据亲历及耳闻目睹者辑录而成,对潮州、嘉应州(今梅州)之风物刻画细致入微。其《工夫茶》一篇是目前为学界和茶界公认的有关工夫茶的最早记录,以工夫茶称述武夷岩茶泡饮法亦始于俞蛟。
第七篇章《读画闲评》是俞蛟三十多年收集画作、评述画家、记述画家生平行事录的结晶,也是他最得意之作,所谓“马虽驽而识途,农以老而知稼”也。观之,可见俞蛟之人品画品文品矣。俞蛟本人善画,其《读画闲评》小序曾云:“顾六法一道,虽无寸长之擅,而心窃好之。每搜览古人遗迹,兼采往哲论画诸篇,捃摭审核,三十馀年矣。”此卷简要记叙了清中叶以前四十多位画家的生平、师承言行及作品特点,同时论及唐至明代一些名画家。行家眼界,高屋建瓴,对所论的画家及作品的评论大都中肯,既注意到了每位画家的艺术流派及其作品的艺术性,也注意到画家的为人品德;既记叙了当时的名画家如闵正斋、潘公寿、王三锡、方熏、奚冈、罗聘、陈寿山等,也记叙了一批绍兴籍画家如童钰、唐庭楷、王湘洲、余中峰、许兰谷、董洵等,具有画史的价值。
(内容来源:柯桥日报)
作者: 编辑:王慧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