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遗址、新文物不断被发掘,有关上山文化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不断深入。这几年,上山遗址先后被列入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国家文物局《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上山遗址水稻十万年连续演化史科研成果;上山文化被列为浙江构建省域文化标识体系的10大文化标识之一,浦江也先后参与了《何以中国》等10余部纪录片拍摄。
“尤其2020年以来,在国家、省里有关部门支持下,我们搭建了上山文化研究中心、上山文化遗址联盟、中华万年考古遗址联盟、中国水稻研究所上山稻作研究基地等4个保护研究工作平台,让上山文化的知名度、影响力持续提升。”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胡建军说,2022年4月,省政府成立了“浙江省上山文化遗址保护和申遗工作专班”。随后,浦江、嵊州、义乌、永康、龙游、仙居等6个遗址地县(市)签订申遗合作协议,迈出联合申遗第一步。
去年年底,国家文物局更新批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上山文化遗址群进入其中,正式拿到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入场券”。
从发掘到保护、传承,二十余载接续奋斗。浦江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17年,他们就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上山遗址博物馆,之后升格为浦江县上山遗址管理中心。去年,它再次升格成为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
“几次升格,不仅是名称的简单变化,更是对上山文化保护和系统研究力度持续加码的体现。”胡建军说,如今,融合了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的上山遗址,是浙江省重要的国际人文交流基地,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观众200多万人次。2023年以来,以上山遗址为代表的上山文化考古展,还走进埃及等文明古国,推动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上山的一粒稻米,穿越万年,串起了古今,也联通了世界。”浦江上山文化陈列馆第一任专职讲解员、已在上山工作了18年的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国萍表示,未来,她会继续用心讲好“万年上山”的精彩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