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麦黄杏

2025-07-19 09:08

来源:

儿时,是物资匮乏的年代,我家人口多,生活拮据。那年夏日,我随父亲去赶集,看到新鲜的麦黄杏,氤氲果香扑面而来,馋得我直咽口水。父亲见状,拉起我的手就走,我极不情愿地挪动脚步,又回头望了望货摊上堆得满满的麦黄杏。

翌年清明时节,父母在老屋东墙处栽种了两棵杏树。站在一旁的我,开心极了:家里种杏树,以后有杏可吃了。

民间谚语:“桃三,杏四,梨五,枣树当年就还钱。”它生动地说明果树生长与结果的自然规律。年复一年,父亲悉心给院子里的杏树施肥浇水。深秋,按比例用白石灰粉拌水,再配上适量的杀虫剂,从树干刷至树根,防虫防冻,有益于杏树的茁壮成长。

时隔4年,父亲的辛劳换来枝繁叶茂,黄杏出墙。记得第一年挂果,结的杏子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影响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院子里的木桌前品尝麦黄杏,有说有笑,满心欢喜。

又是一年杏黄时。两棵杏树仿佛在比赛似的,黄澄澄的果子压弯了树枝,一簇簇、一串串,一幅丰收的景象。我从小动作灵活,登高上房不在话下。杏树柔软性好,不易断裂。杏熟了,我常常爬上杏树,采摘心仪的杏子大快朵颐。一次,我津津有味地吃着满口爆汁的杏儿,甘甜的味儿在舌尖弥漫。透过树叶缝隙,我看见小伙伴娟子久久地仰望着我。我懂得她的眼神,渴望我扔给她一些杏子吃。我可舍不得,装作没看见,只顾自己吃个不停,为馋她,故意嚼出吧嗒声。突然间,她哭着跑回了家……

不料,我在树上的举动被父亲看见。等我下了树,父亲一边摘着杏子,一边告诉我要懂得分享,还让我带一些杏儿到学校分给小伙伴们尝一尝。我感悟到父亲的弦外之音,低头不语。这时母亲走过来说,想把杏全部拿到集上去卖,给我们姐弟几人换换学习用品。父亲立刻婉拒:“别都卖了,留一部分给街坊四邻尝尝我们家的杏。”

傍晚时分,父母已采摘了四筐杏子,摆在杏树下。父亲用扁担挑起两筐杏,叫我与他一起挨家挨户送。那时,麦黄杏可谓是奢侈品,村子里几乎没有人家种植。村里的三奶奶年事已高,父亲特意挑选好多绵软清甜的杏子,双手捧给她。老人乐得合不拢嘴,急忙用衣襟兜杏:“够了,够了,给我几个尝尝鲜就行,我这岁数吃不了那么多杏子。”父亲笑着说:“您老人家慢慢享用吧!”来到娟子家门口,我一边大声喊着她的名字,一边小跑进了她家院子里,娟子闻声而来。为了表示我的歉意,我拉着她,一个劲地往她的衣服口袋里塞杏,装得满满的。

遥想当年,父亲为了解我的馋,种植杏树,辛勤耕耘,让童年的我体会了丰收的喜悦,懂得了与人分享收获的快乐。如今父亲不在了,但是那浓浓的慈爱却似麦黄杏的香甜浸润我的心田,成为永远的念想。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