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去了白天的燥热,夏夜微风吹拂之下,夜市里人头攒动,激荡出浓浓的烟火气。“2025会稽山·仲夏奇趣夜”持续十天的狂欢,以迪荡为核心区域,串联小吃街、酒吧街、茶饮街、风情水街,在“多点开花、全城联动”中绚烂成势。
夜,是一种情绪价值,一种松弛状态,一种生活方式。音乐悠扬,美食与美酒交织,构成醉人的仲夏夜画卷,松弛感拉满。当前,越城区进一步激活夜间消费,提质夜间消费内容,新夜态竞相绽放。
其实,越城名人夜游古已有之。这片土地上,文人们曾在无数个良夜,看星辉斑斓、月光璀璨,也照见自己的内心,思想纵横古今,想象翩然起伏……“越地文人有夜游的传统,奇妙的故事往往都在夜晚发生。”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徐智麟表示,诗词中,以“鉴湖夜泛”为题的文学作品就有十余种,可见越地水乡的夜游总与水脱不了干系。尤其酷暑之夜,用泛舟的方式打开清凉一夏,让人充分感受到夜的美好。
仅宋代,就有李覯创作《鉴湖夜泛》,戴昺创作《夜过鉴湖》,姜夔创作《水龙吟·黄庆长夜泛鉴湖有怀归之曲课予和之》。家住鉴湖之畔的陆游更是将夜游鉴湖当成习惯,他在《鉴湖夜泊》诗中描述道:“轻舟八尺低篷窗,湖上微风夜送凉。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徐智麟表示,明代文学家瞿佑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鉴湖夜泛记》,以隐士成令言夜游鉴湖偶入天河为引,记述其与织女神对话的奇幻经历。《忆王孙·夜泛鉴湖》是清代词人朱彝尊创作的山水词代表作。该词勾勒鉴湖夜景,以“镜里晴山万点尖”刻画群山倒影,“小棹乌篷不用帘”的细节更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交融。
大文豪鲁迅是个十足的“夜猫子”,他喜爱夜晚出动看电影,笔下也记录了夜晚的美好时刻。小时候在外婆家月夜看戏的经历被他写成了名篇《社戏》。中年后,鲁迅创作了一首叙事兼抒情的散文诗《秋夜》,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意象空灵,结构严谨。
多彩灯影,潺潺水声……镜头回到当下,越地夜晚,正在文商旅融合进程中变得更加迷人。入夏以来,经典的环城河夜游迎来了一批批年轻客人。他们纷纷表示,虽然游程不长,但足以让他们沉醉。记者看到,一对新婚夫妻静静地看着窗外,沉浸在对未来生活的想象中。
晚上7点半,在浙东运河文化园游船码头,陆续有游客登上游船,饱览两岸风光,观赏水上交互漂流剧场《寻梦·绍兴》。一路听,一路看,感受岁月流转中的大运河今日绚烂之姿。
曾经,雪夜、雨夜、月夜、夏夜……都不妨碍越地有趣之人秉烛夜游。而当下一部分年轻人有更丰富的夜游生态:Citywalk、夜跑、逛街、看灯光秀、参加音乐节……场景愈加丰富,活动更添精彩。夜文旅带动夜经济,消费也随之水涨船高。
夜晚的深邃和神秘,还为我们提供了放松的机会。人生如逆旅,心当如轻舟。偶尔夜游能够放空白天拥塞的人事杂欲,在夜幕笼罩中,照见更自由的内心。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