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秋瑾故居休言女子非英物

2025-07-16 11:29

来源:

绍兴和畅堂18号,有一座白墙黛瓦的晚清台门建筑群,这便是秋瑾故居——“鉴湖女侠”秋瑾的主要居住地,见证了她从闺阁女子到革命志士的蜕变历程。

故园

秋瑾故居坐北朝南,前临街,背依塔山,依山势而建,平面呈不对称状,占地900多平方米,整体砖瓦结构、乌瓦粉墙、青石板地、木格门窗,是一处具有明清风格的绍兴台门建筑。

主体建筑共前后五进。第一进为门厅,四开间。明间门楣悬挂何香凝题“秋瑾故居”匾,西尽间作客房。第二进厅堂,五开间。明间额悬“和畅堂”匾,明、次间打通作堂屋;西尽间作小客厅,东尽间为餐厅;厅堂东首拼接一座小楼,楼下为秋瑾卧室。第三、四进均为三开间平屋,原为秋瑾家属的住处。第五进的三开间平屋是秋家厨房,庭院中有水井一口。

秋瑾故居原为明代大学士朱赓的别业,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七年(1891)夏,秋瑾的祖父秋嘉禾从福建还乡,向朱氏后人买入别业桂花厅的一部分,改建为居住之所。秋瑾随祖父回到故乡,先住在会稽县老浒桥旧居,不久即迁入和畅堂,缘分就此开始。

故居大门上面悬挂着辛亥革命老人何香凝所题的“秋瑾故居”匾额。进入故居过门厅,越过青石板铺设的小天井,便是秋瑾生前的用房——三间平房和一座小楼。平房堂前正中悬“和畅堂”匾额,笔调清峻,字迹挺拔,显示了主人不凡的性格。西首一间是书房兼会客室,家具仅桌、椅、几而已,却是整洁雅致。少时的秋瑾就在这里诵读自己喜爱的诗文,并写下了如“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壮哉奇女谈军事,鼎足当年花木兰”等诗篇以寄托情怀。

东首一间是餐室,墙上挂有秋瑾挚友吴芝瑛赠送给她的一副对联:“英雄尚毅力,志士多苦心”。与餐室毗连的耳房为秋瑾的卧室,里面布置着的古式雕花木床和书桌、笔、砚、印(镌刻着“鉴湖雌侠”“秋闺瑾印”的象牙印章)等都是烈士用过的原物,泛旧的光泽仿佛尚留有烈士的余温。

留痕

作为中国首座女性名人纪念馆,秋瑾故居承载着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这里不仅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策源地,更是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轫之所——秋瑾在此脱去钗环换上男装、倡导天足运动、创办中国首份妇女解放运动报刊《中国女报》,用生命诠释了“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性别觉醒。

在这里,秋瑾度过了她的少女时光,也孕育了她最初的叛逆与觉醒。她不甘于被传统的枷锁束缚,最终冲破封建礼教的重重阻碍,东渡日本,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的举动犹如石破天惊,让世人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与担当。从日本归国后,秋瑾在这里与陶成章、徐锡麟、王金发等共商革命大计。

“秋瑾从这里迈出了走向革命的坚定步伐,故居留存的这些生活痕迹,正是她思想转变与觉醒的有力见证。”秋瑾故居相关负责人说。秋瑾主持大通学堂时,常在西边的小客厅与徐锡麟、王金发等革命党人密商、谋划。秋瑾的卧室后壁有一间狭长的夹墙密室,这里藏放过枪支弹药和革命文件。据说当时秋瑾被捕后,官府多次派人查抄秋瑾居所,这间密室始终未被发现。

故居内保存的200余件文物,从《宝剑歌》手稿到就义时的血衣照片,构筑起近代民主革命的精神坐标。郭沫若题写的“巾帼英雄”碑、孙中山的“鉴湖女侠千古”挽联与周恩来的“勿忘鉴湖女侠遗风”题词,共同铸就了这座建筑的民族记忆丰碑。

传承

如今,秋瑾故居既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世界了解中国近代女性史的重要窗口,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绍兴人对秋瑾的敬仰和喜爱。

绍兴秋瑾故居保护的历程,就是这片土地数十年秋瑾精神传承的历程。1957年,绍兴县人民政府收回秋瑾故居第一、二两进,由文管会修复并对外开放。1963年,秋瑾故居被公布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县政府回收了第四、五进,对整个秋瑾故居进行修复和陈列调整,并实行全面开放。

1988年,秋瑾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绍兴市政府及市文物局对故居东厢房和后花园进行了修复,面积扩大,其中东厢辟为展室,内部布置《秋瑾生平事迹陈列》。同年10月1日,对外开放。

2019年,秋瑾故居陈列展厅进行了改版,以秋瑾革命与诗歌的一生为主题,陈列通过大量的实物、手稿、照片、视频等文史资料,挖掘“秋瑾精神”内涵,使老一辈革命家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在这里得到延伸和升华。2023年完成数字化保护工程,建立三维全景档案……

近年来,秋瑾故居以“秋瑾精神”为依托,接待各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同时举办“弘扬秋瑾精神,助力精神共富”学术研讨会,辅以诗歌朗诵会、茶话会等活动,纪念和传承秋瑾的革命精神。秋瑾故居还编写了《绍兴名人故居》一书,2004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详尽介绍了绍兴名人的生平及故居风貌,其中《秋瑾在绍史迹巡礼——秋瑾故居》是介绍秋瑾生平及秋瑾故居的专著。

如今,漫步故居,还有手账本、挂件、帆布袋、明信片等多种文创产品,正用新时代的载体讲述秋瑾的故事。正如庭院中的“竞雄”石年年新绿,仿佛仍在诉说那位“不惜千金买宝刀”的女侠,如何用三十二载的短暂生命照亮了一个时代的黑暗。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叶露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