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主办方完善现场便民设施与指引,优化场馆内标识标牌指引,增加交通疏导和停车引导,提升观众入场、观演、离场的便利性。”近日,在市文化市场执法指导中心的指导下,越城区文广旅游局联合有关部门对本周将要举行的一场歌手巡回演唱会组织方进行集中约谈,筑牢大型演出安全防线。
挥舞荧光棒、万人大合唱、享受集体狂欢……近年来,我市各区、县(市)紧抓风口,积极举办各类演唱会、音乐节,“演出经济”正持续壮大。像今年“五一”期间,无论是绍兴古城《一越千年·古韵长歌》大型嵌入式夜间演艺,还是上虞氧气吉象音乐节,都吸引了大量人流。而眼下,暑期“演出经济”正在逐渐升温,如何接住这“泼天的富贵”,考验着城市的治理智慧与治理能力。
演唱会、音乐节人员密集,人流汹涌,极易因场地设置不合理、人员疏散不当等引发人身安全事故。因此,要严格遵循《绍兴市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监管一件事”工作方案》,加强会商研判、信息共享、集中约谈、联合踏看,努力做到每一个步骤、每一处细节都分析研判,准备到位,确保万无一失。同时还要坚持科技赋能、智慧支撑,以空地一体、人机一体协同巡防,不断织密平安防护网,夯实“演出经济”安全基座。
随着市场竞争升级,如何避免陷入“流量”昙花一现的困局,还需要我们从改善观演体验入手,打造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比如从外地一些城市的观众吐槽点来看,高价买的演唱会门票可能是存在视野盲区的“柱子票”“台阶票”,演唱会全程“只闻声不见人”,我们在售票环节如何加强把关,避免给观众带来如此糟糕的体验?再比如,全国多地曾有观众反映退票难问题,我市相关监管部门能不能借鉴其他行业的成熟做法,在业内先行一步制定落实好退票机制?只有让演出市场环境更加规范有序,让观众感觉“被宠”,才能将短暂“流量”转化为城市独特的情感记忆,从而形成持久竞争力,吸引更多人从“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到“因一场演出恋一座城”,跨越山海纷至沓来。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一 苇 编辑:谢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