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集中150多返乡学子的“越见青春·城就未来”2025年“家燕归巢”暑期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越城区举行。
本次活动旨在深化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凝聚青年力量服务“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战略。今年,该项目迎来第10个年头。作为服务越城籍学子的品牌活动,今年录取人数再创新高:40家机关单位与7家企业发布156个岗位,149位学生经简历筛选与岗位调剂后上岗。
活动现场,团区委发布升级版“七个一”青春锻炼计划。除签订《青春契约》、撰写实习报告等基础任务外,首次增设“越城青春推介官”行动,邀请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宝藏小店”VLOG探店、“青春消费微调研”或“越城消费地图”共创任务,以青年智慧助力激发家乡消费活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沈骞已经是第三次报名参加活动。今年暑期,她是塔山街道办事处实习生。这次选择基层岗位源于前两次实习积累的深刻体悟。“基层干部的情怀与担当,为我找到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支点。”
生于塔山、长于塔山的沈骞,将此次实习视为情感回归与发展探索的双重契机。“我希望重新认识家乡,发现个人发展与城市需求的连接点,让我未来有机会回乡贡献所学。”她对记者说。
用人单位代表、越城区人民法院政治部法官助理沈丹丹则从实践指导角度分享经验。作为每一年的“用人大户”,法院招录的实习生人数最多,对专业要求也高,以法律专业为主。“实习生主要承担文书校对等辅助性工作,我们会在确保程序合规的前提下帮助他们尽可能多积累实务经验。”沈丹丹说。她特别肯定往届实习生“遵守规则、积极主动”的特质,代表用人单位承诺提供充分指导与保障,支持学子“大胆探索、勇于担当”。
此次暑期实习,除了有100余位机关单位实习生,还有一批青春志愿者同步参与高铁北站TOD综合体、浙BA赛事、社区青少年宫等志愿服务项目。
共青团越城区委书记苏瑶表示,“家燕归巢”不仅是岗位锻炼平台,更是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的纽带。“期待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将个人成长嵌入越城高质量发展的宏图。”她说。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