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绍兴市消防救援支队、滨海新区消防救援大队联合举办“夏日安‘燃’无忧,安全‘电’亮生活”2025消防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游戏化学习”的宣教形式,将安全用火用电消防知识融入市民日常休闲生活。
相比传统的安全宣传教育,这次宣教活动充分体现了柔性创新,现场打破了单向灌输模式,设置光影展示区、技能体验区、夜市游戏区、安全补给站等4个内容板块和多个集章打卡项目,以多元互动方式吸引市民主动参与,使“要你学”转化为“我要学”,使“生硬地学”转化为“感兴趣地学”,以体验与互动来增强柔性教育的趣味性与参与性,使“消防安全”这个相对刚性的宣教主题得以“柔性落地”。
柔性教育的核心,说到底是对“用户思维”的尊重,是对换位思考的实践,活动组织方精准捕捉到夏日夜市的休闲属性,将消防知识拆解成适合亲子家庭、年轻群体、老年市民的多元载体,安全知识荧光打卡墙、30米救援绳抛投真人秀、厨房版油锅灭火演示,这种“知识适配场景”的科学设计,让不同年龄层的参与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学习舒适区”,因而产生强烈的体验冲动。
宣教不是说教,宣教更不是灌输,如果仅是为了传播知识而传播,那必定是事倍功半的。倘若聚焦于“用户体验”这个角度去开展植入式的柔性宣教,去设计寓教于乐的教育载体,让参与者乐于投入“参与即收获”的闭环,则事半功倍矣。
好的载体不仅有现场感,更有互动性,这次“安全夜市”活动开展了线上线下联动,更让柔性宣教突破了时空边界,近5万名网友在线围观直播时的互动留言,与现场市民的掌声喝彩同频共振,“打卡、学习、奖励”的“促学机制”,将单次活动转化为可持续学习行为,这种激励式柔性宣教,远比重复播放的警示标语更能触动人心。
安全宣教的更高境界,是让受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主动传播者”。滨海新区“安全夜市”的成功举办足以证明,柔性教育不是弱化宣教力度,而是用更智慧更高明更洞察人性的方式来强化效果,沉浸式体验也不是娱乐化消解,而是用更贴近生活的场景来深化认知。
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主题宣教任务,而且多以刚性题材为主,那么,我们应该从“安全夜市”中读懂更多的柔性宣教密码,通过“以柔克刚”,增强场景体验,让刚性的宣传内容能够柔性落地,效果必将远超期望。
(内容来源: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滨海潮声)
作者:亦 声 编辑:邹俊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