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一号”已在太空旅行超过700天。
近两年时间里,这颗诸暨智造的国内首颗超低轨道试验卫星,在300千米以下轨道高度完成超低轨长期稳定飞行业务。最近,它又在228千米这一“更极限”的高度稳定工作两个多月。
超低轨道空间位于距离地面150千米至300千米之间,在“乾坤一号”之前,暂无航天器长期驻留。
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传统制造强市诸暨将目光投向航空航天产业。近日,全媒体新闻采访团深入诸暨经济开发区、诸暨海归小镇,看小城如何锁定未来“制空权”。
A
打造空天产业“蓄水池”
盛夏,热浪翻腾。位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与G60科创走廊交汇核心区的诸暨海归小镇项目工程现场,机器轰鸣、塔吊林立,一座产城人文融合的智创高地正缓缓成形。
“这里将形成一个集生活服务、终端研发、高端制造于一体的复合型未来产业社区。”项目负责人方思龙指着一座结顶建筑介绍。目前,诸暨海归小镇门户海创服务中心已进入幕墙工程冲刺阶段,预计2026年4月,海归小镇将整体投运。
诸暨海归小镇预计2026年4月整体投运。
呈现在采访团眼前的,正是全国第四个、县级市首个正式揭牌落户的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自2023年揭牌以来,这座规划面积达7050亩的“未来容器”便承载着诸暨对空天装备产业的高度期待——以“两心引领、轴带链接、四片联动”的空间格局,布局以航空航天为主导、智能视觉为特色的“1+1”产业体系,引领科创产业能级跃升。
如果说海归小镇是诸暨航空航天产业未来的空间骨架,那么浣江实验室就是其中最先跳动的心脏。
作为海归小镇的核心研发阵地,由诸暨市政府、浙江大学、浙大控股三方共建的浣江实验室已建成微纳星群与信息技术等八大研究中心,常驻科研人员168人,其中高层次领军型人才38人,已孵化出“浣江一号”遥感卫星、超低轨卫星“乾坤一号”等多个航空航天领域的创新成果,被列入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高能级科创平台。
去年11月,由浣江实验室孵化企业——众星志连(诸暨)航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浣江1号”智能遥感卫星成功发射。眼下,众星志连又在加紧布局标准化卫星批量生产线,力争早日形成年产50颗商业卫星的生产能力,让商业航天星河璀璨。
“我们将充分利用浣江实验室国内外高端人才优势、科技成果集聚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并以成立航空航天专项产业基金的形式,帮助优质科创项目成果尽快产业化。”浣江实验室科技发展与成果转化部主管沈云健说。
不久后,这座高能级科创平台将由诸暨“杭州港”驶入海归小镇,加速引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换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B
壮大“231”产业图谱
浣江实验室不远处,浙江镭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在优化风场测试。这家由浣江实验室孵化的高端装备试验与测试系统研产企业,或将为国内知名新能源车企提供飞行汽车测试服务。
浣江实验室孵化企业浙江镭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试验车间。
“目前,市面上的风墙速度基本上是16米/秒,镭诺科技自主研发的非定常风场生成器与控制系统,风速能够达到30米/秒。”镭诺科技工程师陈林剑解读,“如浙江沿海一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在6级风以上,我们需要高风速的风墙助力行业开发出具有更高抗风性能的无人机及飞行汽车,使之能够在沿海等特殊环境作业。”
诸暨民营航空航天企业的“创举”,已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今年4月28日晚,清华大学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消息,其与赛思倍斯(绍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启动为期五年的“航天与极地载具”产学研深度融合专项合作。当晚,赛思倍斯诸暨实验室灯火通明。
2020年落地诸暨以来,赛思倍斯已成功发射国内首颗超低轨道试验卫星“乾坤一号”,完成与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天津超低轨道超高分辨率星座项目”的关键技术验证。
“300千米往下,卫星就进入了超低轨道,这个高度的挑战在于空气阻力大、原子氧侵蚀。”带领记者探秘赛思倍斯试验室,赛思倍斯副总辛明瑞从桌面试验、光照试验、分离试验,谈到磁试验、火箭对接试验以及模拟太空环境的真空试验。
“超低轨道技术,将是遥感成像探测模式的突破性创新。”超低轨道,这一航天强国竞争的战略新空间,也是赛思倍斯人追逐的星辰大海。
近年来,诸暨市主要围绕卫星、无人机两大细分产业链,培育发展航空航天零部件、新材料、地面装备三大集群,积极布局航空航天高端测试服务,全力打造“231”航空航天产业发展格局。
目前,经开区已落户弘飞空天、赛思倍斯、天链肮天等龙头企业16家,集聚相关企业近60家,总投资73亿元的15个项目加速推进。2024年,该产业规上产值同比增长18%。
C
托举更多“明星”
谈起结缘诸暨,浙江天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不无感慨。“企业发展定位与诸暨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不谋而合,地方的专项产业基金及一系列政策支持也相当给力。”
“链主型”企业、标志性项目恰如北斗,照亮上下游协同共生的航道。为发挥大项目的牵引作用。近几年,诸暨重点锚定北、上、广、深、杭甬五大方位挖掘资源、招大引强,相继引进一批行业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近期还推动eVOTL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零重力项目签约落户。
“今年,我们新出台了《关于推进诸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诸暨市关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航空航天产业生态培育、产业环境配套等给予了4大方面16条鼓励措施,扶持范围涵盖卫星研制发射、适航取证、维修资质认证等全链条。”诸暨市开发委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诸暨科技城建管办党工委书记、主任何宇彬介绍。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高端人才和科创项目,诸暨专门设立了科创投资基金,最高基金支持可达2000万元,人才落地后还将提供最高600万元的购房补贴与安家补贴。还有创新实施高端人才免评审落地、重点高校人才计划互认等改革举措,全力推动尖端技术产业化落地。
何宇彬还特别谈到了“平台+产业链+基金+实验室”的创新运行模式。
平台,即欧美同学会海归小镇产业承接平台、国际通航港等综合服务平台和浣江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打造综合性的高能级平台,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发展潜力。产业链,即正在倾力打造的“前端技术研发—高端无人机生产制造—低空科技”全产业链。基金,即目标规模百亿级的市场化招商专项基金,通过“政府平台+基金管理人+市场机构参股”模式,招引一批“高精尖”项目落地。实验室,即联合浙江大学共建的浣江实验室,主要聚焦航空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核心环节,为企业开展科研攻关定向赋能。
以地为基,擎天为志。诸暨未来产业正加速“起飞”。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陈钢 王强 翁佳美 见习记者 倪辰睿 文 记者 章斌 摄 编辑:姜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