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虞如果没吃过葡萄等于白来,比新疆的还好吃……”近日,央视综艺《你好时光》录制现场,撒贝宁与尼格买提的花式夸赞,让盖北葡萄火速出圈,也为这串即将进入销售旺季的“甜蜜果实”添了一把火。
走进丰棉村的葡萄大棚,一串串“甬优”“妮娜公主”“阳光玫瑰”挂满枝头,58岁的应佰锋正忙着采摘,对自家品种如数家珍:“5月中旬起,‘南太湖’‘天工墨玉’等早熟品种就陆续上市,‘甬优’能从6月卖到9月底,晚熟的‘比昂扣’能摘到10月底。”
这种错峰种植模式,让盖北葡萄的采摘期从5月一直延续至10月底,为全年销售打下了坚实基础。统计显示,2024年,当地葡萄产业年产值达1.55亿元,成为农户增收的“金果子”。
从田间到舌尖,盖北葡萄的销售网络正越织越密。7月11日,盖北镇与上海清美集团达成合作,不久后盖北葡萄将走进其遍布各地的生鲜门店,同时在清美直播间高频亮相。本地的“上虞尚品”更是发挥平台优势,今年在微信小程序、视频号等各电商平台开设官方店铺,同步启动线上直播,形成“线下门店+线上商城+直播带货”的立体销售矩阵。而不久前,两家省内罐头生产企业也已提前收走30万斤青果,将葡萄“一时鲜”变成“四季甜”。
政府搭台更为葡萄销售添力。6月下旬起,盖北镇年轻干部即化身“卖货郎”开启“预热”模式,带着葡萄走进各企事业单位食堂、高校、商圈,还跨区到迪荡湖滨市集“摆摊”,尝试打造常态化品鉴销售场景。“以前靠老客户,现在政府带着我们拓市场,一个晚上就有10多人加微信预约采摘。”绿翠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小珍感慨道。此外,镇里还借力浙BA现场,融入周边夜市经济与文旅活动,让葡萄成为流动的“城市名片”。
值得关注的是,盖北镇还深挖野藤葡萄、围涂文化内涵,发展“文化研学+采摘休闲+特色餐饮”旅游路线,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带动年游客量突破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1亿元。
多元销售的背后,是产业链的全面升级。近年来,盖北镇投入2500万元建成现代农业产研中心,辐射40家合作社、6000余户果农,并通过数字大棚推广实现温湿度精准调控促葡萄品质提升;注册“野藤葡萄”国家地理标志,统一包装与品质标准。如今,盖北葡萄正以“稳产稳收”的底气,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葡”写着共富新篇。
(内容来源:百观新闻、上虞区融媒体中心)
作者: 编辑:丁浩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