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马青:浙东党和武装斗争的主要领导人

2025-07-13 22:41

来源:

马青(1908—1989),原名家声,曾化名蒋福昌、陈伯平,绍兴孙端吴融人。因家境贫寒,14岁到上海谋生并参加工人运动。1933年前后,当选为上海针织工人互助会干事。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出于抗日救国之心,马青到余姚宣传抗日救亡。10月,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期间参加了抗日民族先锋队。1938年春毕业后,受党委派回余姚县战时政治工作队工作。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任中共余姚县工委委员、工运部长,同时兼任余姚战时政治工作队第一区队队长。期间,深入盐区,领导庵东10万盐民开展反抗盐霸斗争,取得胜利,并在盐民中建立群众救亡组织和党组织。1939年12月,任中共宁绍特委委员兼职工委员会书记。1940年1月,宁绍特委分设中共宁属和绍属两个特委,任中共绍属特委委员兼职工部部长。11月,任中共绍兴县工委书记。1941年7月,组建绍兴县皋北抗日自卫队。1941年9月,在前小库成立浙东游击大队。1942年初,将浙东游击大队与刚从三北“老三纵”学习回来的皋北抗日自卫队合并,统一使用国民党皋埠区队番号,与日伪斗争。7月,任中共会稽工委(后改会稽地委)副书记,并兼管绍兴党的工作。11月,在诸北大宣,把南进支队和诸北八乡联队留下的10余名伤员及地方骨干组织起来,成立了“小三八”部队,开辟诸北抗日根据地。1943年12月,任中共金萧地委委员兼中共诸暨县委书记,直接领导诸暨党的工作。1944年1月,兼任诸北办事处主任,从事抗日政权建设、统战和部队后勤等工作。1945年2月起,先后任中共诸暨中心县委书记、诸北办事处民兵司令等职,为发展诸暨党的组织、扩大民主政权和进行抗日武装斗争作出了不懈努力。5月,诸暨中心县委撤销后,任中共诸北县委书记。

1945年9月,浙东新四军主力奉命北撤,马青临危受命出任中共金萧地区特派员,在国民党大肆“清剿”的艰苦环境中,领导路西、诸北、金义浦、诸义东、嵊西等地坚持人员与国民党斗争。1946年8月,马青从新华社电讯中获悉粟裕率领的苏北新四军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军队七战七捷、歼敌5万的消息后,认为国共和谈已破裂,全面内战已成定局,遂下决心重建武装,开展武装斗争。11月,在嵊县组织发动了浙东蒋管区对敌斗争最早的一次主动行动——石璜缴枪战斗,采取里应外合、智取巧战的方式,不费一枪一弹,取得了缴获国民党陈甫仁乡自卫队轻机枪3挺、步枪35支、短枪11支的战果,并成立会稽山抗暴游击队,揭开了金萧地区以公开的武装斗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序幕。

1947年1月,马青担任中共浙东工委副书记,先后在路西、永康等地进行武装斗争。1947年7月,兼任会稽山人民抗暴游击司令部政委。1948年初,到四明山任中共浙东临委副书记兼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政委,主持浙东临委日常工作。2月下旬,他派周芝山、杨亦明等9人重返会稽地区发展武装力量,并宣布成立中共会稽中心县工委、路东县人民政府、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支队第四大队、会稽山抗暴游击总队等会稽地区党、政、军组织,为发展会稽游击根据地作出了极其关键而正确的决策。1949年1月,任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司令,领导浙东地区武装斗争。2月,率部解放了天台、三门等县。后率部移师诸暨陈蔡,进行整军整风,学习城市政策,为迎接大军南下,接管城市作准备。4月,浙东行政公署成立,任行署主任。5月1日,在诸暨枫桥主持召开浙东各界庆祝南京解放暨五·一群众大会。5月5日,向浙东游击纵队发出进军绍兴、诸暨的命令,并于当日兵分两路分别向诸暨、绍兴进军。5月6日,周芝山、杨亦明所率二支队解放诸暨。5月7日下午,马青、张瑞昌所率三支队等解放绍兴。

新中国成立后,马青历任中共绍兴地委第一副书记、绍兴专员公署专员、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中央粮食部加工局副局长、江西省化工局副局长、江西省轻化工业厅党组副书记和副厅长、江西省经委副主任、江西省计委副主任等职。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