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说不尽的地名

2025-07-13 22:39

来源:

陌生人相见,往往会先打听是哪里人?大到省名、市名、县名,小到镇名、村名、小区,都成了每个地方、每个人的独特标签。这地名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

近日,朋友送笔者一本《大地有名》,眼前一亮,如获至宝。翻着这本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胡阿祥编撰的书籍,大有“开卷如芝麻开门”般的惊喜,仿佛打开了一个地名“万花筒”,精彩纷呈,妙趣横生,说不尽的地名故事。

《大地有名》以考据、应用、普及三个指向,厘为三编。上编《闻“名”识中国》,从认识中国的独特视角,集中呈现地名的价值;中编《地名与文史》,讲述“关中”“宁夏”“乌衣巷”等著名地名变迁和诗文传播。下编《地名里的中国》,以“听歌、审图、品味、泛舟、见证”等15个特殊的角度,有趣地诉说一个个地名。

印象特别深刻的篇章中,作者讲了大禹治平洪水、划分九州的历史与神话,正是我们中国的“创世纪”,也很自然地认可了“禹迹”“九州”等祖国古老而雅致的名称。他又写到缘于不可思议的中国蚕丝与神秘精美的中国丝绸,古罗马等国对中国称为Serice(赛里斯),使用时间长达千年,让我们油然而生自豪感。现在,世人都公认地球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完全没有想到定名背后颇为复杂也有些令人心酸。作者告诉我们,在西方国家中原先有不少人把它叫埃佛勒斯峰,直到1951年浙江人王鞠侯提出要正名为“珠穆朗玛峰”,得到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正式发出命名通报,并为全世界人们广泛接受,体现了我们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

对于一些历史“常识”的谬误和地名改名等问题,作者敢于纠谬和表明态度。“China”,在许多人的习惯认知中来源于瓷器的说法,而他明确提出这是个美丽的错误,他说“China”的源头是秦朝的“秦”字,最初竟然是一种牧草,这叫特征命名法,让人脑洞大开,又心悦诚服。他又提到绝大多数著作和影视中把“三国”说成“魏、蜀、吴”,其实应为“魏、汉、吴”。在湖北省简称改“鄂”为“楚”的热议中,他又表明一言以蔽之的态度:何必折腾!他的知识,他的勇气,他的担当,真让人佩服,也值得学习。

“谁不说俺家乡好”,胡阿祥教授饱含深情地诉说了自己家乡地名的来源取义,无论是祖籍地浙江、籍贯地上海,还是老家安徽桐城和生活的江苏南京等,他都用简洁的笔触娓娓道来,引人入胜,魅力无限。一个个家乡的地名像一盏盏明灯,照亮着人们回家的路。

怎么发现、欣赏、学习和研究地名呢?胡阿祥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两点很好的建议:一是抱着质疑多想想,二是开动双脚多走走。他专门写到新中国考古学家寻找夏朝的重大突破,竟然源自两个地名,一是古籍里的“阳城”,二是实地调查地“王城岗”。

看到这里,每个读者都会感慨,要多读地名,多去走访,诚如书中所言“气象万千、精彩无限的中国地名,就会让你更聪明、更健壮!”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