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龙狮”昂首,与真人舞龙同台争锋,光影交错间尽显灵动;村嫂宣讲员登上市级宣讲擂台,从容自信,崭露头角;青年学子行走阡陌,俯身倾听,采集着饱含乡愁的“口述史”……晨光熹微,福全街道龙尾山村便在这样充满活力的图景中苏醒了。
2024年5月,龙尾山村迎来了来自浙江共产党员杂志集团的省级文化特派员蓝珊华。她以“龙潮福动”文化品牌为切入点,创新推出“龙脉传承”“龙腾文苑”“龙心育人”三步走策略,打捞起沉淀于岁月长河中的民俗文化、节庆密码与民间传说,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文化根脉。循此根脉,一批浸润“龙魂”的文创悄然诞生,如点点星火;四支扎根泥土的文艺新军破土而出,积蓄着蓬勃的乡野活力。
“宣讲要让村里人讲给村里人听,内容要让群众听得懂、记得住、有收获,形式必须创新。”蓝珊华瞄准群众喜闻乐见的脱口秀形式,鼓励村内青年党员吃“第一口螃蟹”。经过打磨,青年党员徐冠华以“偷瓜”故事为素材的脱口秀在舞台上“一炮而红”。初获成功后,乡亲们热情高涨,智慧的火花碰撞后又催生出“脱口秀+快板”的宣讲新枝。村嫂们笑语盈盈将政策道理融于乡音俚趣,甫一登场便让人耳目一新,这个来自乡土深处绽放的“嫂力全开”宣讲品牌,乘着晚风传到了十里八乡。
“从刚开始摸不着头脑,到扎进村里埋头苦干,再到亲眼看着村子一点点变好、乡亲们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这些变化,都是大伙儿一块使劲、一块琢磨出来的。”蓝珊华的话语里沉淀着深情,“文化特派员肩头的担子,是责任,更是大家伙儿你添一把柴、我加一把火,共同点起的那盏‘氛围灯’,照着咱们老百姓的精神世界,也亮堂堂地照向更美的将来。”
作者: 编辑:夏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