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传承红色基因,奋力后来居上

2025-07-13 22:29

来源:

重访边区看山东菏泽高质量发展

盛夏的赵王河畔绿意葱茏,河西的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气势恢宏,馆内一件件珍贵藏品、一张张历史照片,带参观者走进那段边区军民浴血抗战的烽火岁月。

山东菏泽,这片浸染无数英雄鲜血的红色热土,不断在历史的回响中汲取奋进力量。近年来,这个一度在全省经济排名靠后的“后进生”,跑出“后来居上”的加速度,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年位居全省前列。

“1943年,日军突袭刘岗村,严刑逼迫村民说出八路军的秘密。眼看村民一个个被杀,冀鲁豫边区八路军战士秦兴体站了出来,向侵略者高声反抗,义无反顾献出了生命……”在菏泽市曹县韩集镇刘岗村,74岁的义务讲解员刘全义站在刘岗大水牢纪念碑前,动情讲述着“红三村”的抗日故事。

在地图上,刘岗村、曹楼村、伊庄村如“品”字排列。抗战时期,日军在作战地图上将这3个村圈住,中间写一个“赤”字。从此,3个村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红三村”。在此后的烽火淬炼中,“红三村”这个名字越叫越响亮,成为鲁西南抗日根据地的大本营。

如今走进刘岗村,平整的硬化路延伸至每家每户,各种基础设施一应俱全。“‘红三村’人总有一种任何困难都压不垮的骨气,这是我们在新时代建设和美乡村的底气所在。”韩集镇党委书记孔凡雨说。

抗日战争中,菏泽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为这片土地烙下了永不褪色的红色印记。红色基因在一代代菏泽人的接续奋斗中薪火相传。

九曲黄河自菏泽入鲁,在菏泽境内绵延185公里。抗战期间,依托黄河这道天然防线,菏泽军民巧妙与日军周旋,赢得一场场胜利。

不过,黄河的水患频发也曾让沿岸百姓吃尽苦头。近年来,随着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实施,滩区群众圆了期盼多年的安居梦。

安居更要乐业。黄河岸畔,东明县的运动鞋加工厂、郓城县的月饼加工生产线等“家门口”的产业项目,成为带动滩区发展的新引擎,也让滩区群众生活焕发新光彩。

黄河水依旧滚滚东流。依黄而生、因黄而兴,菏泽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抢抓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当地干部介绍,菏泽正精心谋划实施居住、交通、生态、风貌、管理、文明、安全等“七大品质提升工程”,聚力打造鲁苏豫皖四省交界中心城市。

时光荏苒,抗战硝烟早已散尽,如今菏泽正向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发起“冲锋”。10余年间,菏泽经济总量由“全省垫底”到“跻身中游”,成为山东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明显的地市之一。

产业追新,发展逐绿。菏泽市商务局局长尹慧萍介绍,牡丹区投资78亿元的江苏超电动力电池项目、鲁西新区投资130亿元的山东海辰一体化零碳产业园、单县投资75亿元的纺织新材料智能制造产业园、郓城县投资3亿元的中储物流绿色智能仓储项目等,为菏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布局绿色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特色产业也焕发新生。在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展厅内,牡丹籽油、化妆品、花蕊茶等产品让参观者大开眼界。

回望历史,从革命年代的浴血奋战到新时代的产业腾飞,红色基因已内化为这座城市发展的深层动力。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新时代的“突围”故事仍在继续。

作者: 编辑:夏沁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