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层、L层、LG层……走进大型商场,各式各样的楼层标识常常让人一头雾水。“在商场找店铺本来就够麻烦的了,这可好,连在哪层都不知道。”有消费者吐槽。
无独有偶,很多公共卫生间的标识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只有英文不标注中文,有的使用抽象几何图形,有的则使用大象、长颈鹿等动物图案,男女标识十分难懂,不少人吐槽“上卫生间前先猜谜”。
公共场所标识的基础功能是做好引导指示服务,首先要保障的应是通识性。标识是为使用者而设,好的标识能让使用者快速理解意图,确保每一位使用者能够迅速、准确地找到目的地。但一些设计者片面突出与众不同的创意,甚至盲目追求时尚洋气,忽视标识引导的实际功能,导致出现公共标识让公众“蒙圈”的现象。
公共场所标识看似小事其实不小,它直观地反映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以及社会的人文关怀。各地要从使用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明确公共场所标识应遵循简单明了的原则,突出实用性、服务性,不搞无原则创新;同时要加强对公共场所标识乱象的排查,畅通公共场所不规范标识举报投诉渠道,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标识要督促相关单位迅速整改,让公共场所标识不再给公众添堵。
不论标识如何“变花样”,简单实用应摆在首位。提升公共设施建设水平和城市服务质量,往往就在这些民生细节里。(李方向)
作者: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