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夜经济越夜越精彩,本地商圈纷纷抢抓夜间消费的风口:绍兴天地推出落日电影、专场音乐会等引流活动,迪荡商圈“仲夏奇趣夜”由赛博巡游、调酒大赛、民谣乐队等组成盛大的夏日派对,古城北综合体独家打造“城墙上的星光烧烤”消费场景……业内人士表示,一些商圈夜间消费的比重已占到75%。
夏日酷暑,夜间消费越来越受年轻人的青睐。这届年轻人不是一顿夜宵就能打发的,他们会刷着抖音小红书去寻访夜间网红“打卡”点,顺着网友口碑与好评去尝试新消费场景,情绪消费与夜味体验呈现多元发展趋势。唯有不断创设适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新消费场景,打造延时式、全景式、“打卡”式的夜经济模式,才能迎合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最近,我省出台了《“激情浙夏 快乐消费”2025年暑期促消费行动方案》,将聚焦文化旅游、体育赛事、夜间经济、餐饮服务、农业休闲等重点领域,统筹实施七大重点行动,在两个月内密集上演超2000场促消费活动,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做强“浙夜好生活”夜经济品牌。面对即将掀起的夏夜消费浪潮,我们该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首先,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水养鱼”。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松绑行业制约,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营造浓浓的烟火气。近期我市各大酒店纷纷推出“外摆”,“东街好市”在国金大悦城1号门外广场开市,越城区商务局首轮发放400万元“越夜越精彩”消费券,这些无疑都是政策松绑“放水养鱼”的举措。当然,我们也可借鉴他山之石,像无锡市探索繁荣夜间经济十项措施,对“网红夜市”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推出“夜消费地图”和专项消费券;石家庄数百家重点商贸企业延长营业至22时,政府联合银联发放“惠民红包”,叠加银行优惠形成消费合力。
其次,挖掘在地文化,打造夜经济文化品牌。要适时引入“微度假+在地生活”的夜间消费理念,把人气流量转化为消费“留量”。深入挖掘绍兴的文化资源,创新文化消费场景,并将文化元素融入商业环境中,提供更多更好的沉浸式在地生活体验,打造“微度假”式的夜经济文化品牌。像重庆洪崖洞是不少绍兴人慕名“打卡”的网红点,其采取以“立体空间+文化品牌+全链条消费”为核心的城市文旅综合体模式,融合了历史基因、网红流量与多元业态,从而形成夜游、夜宴、夜购、夜娱、夜宿的闭环生态。
再次,繁荣“潮店经济”,覆盖多元业态。拉伸夜经济产业链,拓展经营业态,以打造“潮店经济”为抓手提高夜间消费的体验感,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以构建夜游、夜购、夜食、夜读、夜健、夜娱、夜宿的“七夜矩阵”为目标,辐射周边业态,联动消费场景,以网引流拓展线上线下双市场,不断提高夜经济的性价比,扩大全年龄段的消费群体。
夏季是夜经济的旺季,但夜经济并不局限于夏夜,我们应将夏夜消费的引爆作为提振全年夜经济的突破口与着力点,锚定产城人文融合发展蓝图,加强统筹规划,加快业态融合,加速消费延伸,让绍兴真正成为消费活力高涨的“不夜城”。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苏小坡 编辑:方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