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忆写《肖峰传》

2025-07-12 15:54

来源:

中国著名油画家、中国美院第十任院长肖峰先生仙逝,噩耗传来,深感悲痛。我的书架上插着几本长篇传记《肖峰传》,这是我和杜文和合作撰写的,还有一本肖峰赠我的《肖峰画选》。我抽出这两部作品,慢慢翻阅,20多年前为肖峰作传的往事,一幕幕又呈现在眼前,恍如昨天刚发生的一样。

那是2002年初,一天,突然接到杜文和从杭州打来的一通电话,说有件事想请我帮帮忙。接着他说了给肖峰写传的事。原来他和肖峰是扬州老乡,关系密切。我和杜文和曾是报社同事,两人共坐一个办公室多年,后来他离开报社到省作协工作,是浙江省的著名作家。他说手头工作太多,实在没有时间写东西了,想起我对美术有兴趣,比较熟悉这一行,便邀请我与他合作完成这部传记。说实在,我那时也很忙,一面在报社工作,一面在创作长篇历史小说《王羲之》,这部小说已经写了三分之二了,何况我从来没有给人写过传,不知道能否胜任。杜文和鼓励我说:你肯定行,只是你的《王羲之》要加快写。他先将肖峰先生的材料送过来,让我有空就听听。原来他所说的材料是一大摞肖峰的录音带,肖峰将自己的主要经历都口录于带子上了。这样,我利用晚上时间将这些录音带仔细听了一遍。

对肖峰,我之前了解甚少,只知道他是中国有名的油画家、中国美院前院长。听了录音带才知道,他还是一位“红小鬼”“老革命”。肖峰原名余洪庆,11岁就参加了新四军办的新安旅行团,这是一个少年抗日文艺团体,他学在新四军当干部的哥哥的样,将姓名改成“肖峰”,谁知道这个名字竟叫了一辈子,而他的真名却没有几个人知道。

在抗战烽火中,小小年纪的肖峰与战友们一起用文艺形式鼓舞士气,与大部队一起反扫荡、行军、转移,经历了暴风骤雨的考验,也是在这个革命大熔炉里,肖峰爱上了美术,参加了美术队。新中国成立后,他与美术队的队员都被安排到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院前身国立艺专深造,一年后又被选派到前苏联列宾美术学院留学,十年后回国任教于浙江美院,后来又出任该院第十任院长。就在他任院长期间,浙江美院易名为中国美院,他为这所著名美术学府的改革和发展奉献了晚年的一切。

《王羲之》完稿后我马上接手写作《肖峰传》。杜文和与我商量,由他开头写肖峰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以后的经历由我完成,我同意这种分工。接着我去杭州采访肖峰,具体了解一些细节,记得共去了3次。

第一次是2002年春季的一天,当我按地址敲开位于满觉垅的一幢住宅的大门,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位身材魁梧、头发乌黑、面容慈祥的男子,他就是肖峰。当年他已经70岁了,但身材容貌却似60岁不到的人。我们寒暄一番后,步入客厅,厅很大,周边都堆着他的油画作品。肖峰待人非常随和,有问必答,还不时引出话题,有一见如故之感。下午,我要回绍兴,到杭州汽车东站坐车,肖峰掏出100元钱要我打的去东站,我怎么能接受?他一定要塞给我,我好不容易才推辞掉。

第二次拜访已经是夏天了,杜文和与我同去的,之前已经将他的传记部分打印稿供他和夫人宋韧过目了。宋韧也是个油画家,中国美院教授。她心直口快,有什么说什么,她对稿子不满意,认为缺少一根主线。这时,肖峰马上接过话茬说,这都怪他,说得太散,东拉西扯。这次拜访,我着重问他在特殊年代时被人用砖头砸的事情。原来他在那时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批斗,有一次批斗后回“牛棚”路过一幢教学楼,有人故意用砖头砸他。他被砸破头顶,血流满面,当场昏迷,造成严重的脑震荡。后来,那位用砖头砸他的学生,给他写了封信,对自己的错误深深忏悔,请求原谅。肖峰夫妇给这位学生回了信,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还鼓励他重新开始生活。

第三次拜访肖峰是2002年的中秋节,满觉垅的桂花吐蕊,香气四溢,肖峰邀我和杜文和到露台上喝茶,宋韧也在,我们除了聊书稿,还说了不少题外话。那天,肖峰的兴致很高,说要带我们去参观隔壁一户人家的新居,那人在美院雕塑系进修过,后来干起装修生意,他的新居原来是村里的一个养猪场,他租借后盖了一幢别墅,装修别具一格。我们在肖峰陪同下去参观了。这件小事足以说明肖峰为人是很随和的,在日常生活中他就是一位与人为善的宽厚长者,一位平易近人没有架子的邻居爷爷。这天临别时,他送给我和杜文和每人两个素月饼,说这月饼是一位学生从上海玉佛寺买来送他的,数量不多,只能意思意思。《肖峰传》于2004年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一生中做过的很有意义的一件事。

人们常用往事如烟来形容逝去的岁月,但与肖峰先生交往的往事却并不如烟,他的音容笑貌宛如在眼前。愿他九泉之下,依然挥笔不辍,美画似云。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