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小笼包分装车间
采访团采访丰熙食品负责人
近年来,嵊州高度重视小吃产业发展,不仅让传统小吃焕发新生,更将“小点心”培育成了推动地方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大产业”。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嵊州小吃门店3万多家,小吃从业者超8万人,小吃产业规模达到160亿元。这背后,承载着无数嵊州老乡对家乡美食文化的坚守与创新。近日,全媒体新闻采访团走进嵊州,探寻这个“小包子”如何蒸出了“富民大餐”的奥秘。
匠心传承技艺精
“这里简直是碳水爱好者的天堂!”6月27日中午,位于嵊州市剡湖街道越秀路的嵊州小吃旗舰店内人头攒动。揉面、包馅、上笼……明档厨房内热气腾腾,在这里,多种口味的招牌小笼包、年糕、榨面、汤包实现“一站式”热卖,吸引着八方食客。
老面发酵的微妙节奏与18道褶的精准捏制,小笼包的这项省级非遗技艺,成了众多本土食品企业的立身之本。走进浙江丰熙食品有限公司15000平方米的医药级GMP洁净车间,14条手工生产线上,技艺娴熟的老师傅们指尖翻飞,蒸汽氤氲中升腾着百年传承的烟火气。
“非遗传承不能断档。”丰熙食品董事长、嵊州市嵊州小笼包企业联合会会长楼小明说,传承是嵊州小吃发展的“软实力”与温度所在。为此,公司吸纳了众多在小笼包老面、菌群技术研发和蒸煮加工工艺方面的专业人才。每一位新入职的员工,都由老师傅带队,接受为期15天的“非遗包制技艺”专项培训。培训期间,企业承担全部薪资及师傅人力成本。这项看似“奢侈”的投入,实则是对文化根基的守护。
“预计8月,我们将正式投用5000立方米的数字化智能冷库。”楼小明透露,届时,从生产到仓储的全链路智能生态闭环,将实现企业日产能从70万只跃升至100万只,年营收目标达1.5亿元。目前,丰熙食品已与麦德龙、永辉、盒马等全国知名商超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今年1月至5月累计生产近1亿只小笼包。
政企同心走得远
“或许一年之后,我们能在美国开更多的小笼包工厂店。我们的非遗技艺来自中国,从业人员是中国人,这意味着我们的美食文化,真正走向了世界!”谈起“剡食远航”的未来蓝图,嵊州市吉昌荣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裘娜显得有些激动。
2023年以来,嵊州市大力实施“剡食远航”行动,着力提升嵊州小吃的海外影响力。2024年9月24日,首批20余万只小笼包发往宁波港,出口到柬埔寨,正式实现嵊州美食远航海外。今年6月2日,由吉昌荣投资经营的首家中国嵊州“剡为面”小笼包店“NeZha dumpling(哪吒面点)”在美国洛杉矶开业,成为嵊州小笼包首家进军海外市场的线下品牌门店。
“无论是远航的货物出口,还是到境外积累工厂店经验,我们都致力于形成一个规范的工作流程,未来,或许能为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国小吃提供一个样板。”嵊州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钱东海介绍,这支由多部门组建的“‘剡食远航’法律+”食品专家智库,每月开展“远航服务日”活动,入企解读日本、韩国等国家食品标准;成立了嵊州市小吃行业协会品牌指导服务站,开设品牌出海“一站式”服务专窗,为小吃企业提供专利申报、海外商标注册、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处置等咨询服务。
与此同时,在政府引导、协会组织、企业参与的原则下,嵊州市特色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建成后,积极发挥嵊州小吃行业协会作用,扩充全国小吃门店联络站,逐步构建完善政府、协会、企业常态化联动体系,为全国各地小吃企业提供政策落地、纾困帮扶等服务。
“企业每一步的发展都离不开家乡政府的倾力支持。”裘娜说,7月底,她将前往新西兰,与一位中国留学生合作开设新门店,“我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本地年轻人,加入到小笼包‘远航’的队伍中来。”
共富底色扎根深
嵊州小笼包的“根”,不仅扎在手艺里,更深植于嵊州的土地。丰熙食品通过成立“共富工坊”,有效盘活周边劳动力,提供了数百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带动人均年增收超8万元。同时,企业优先采购本地蔬菜、豆腐等农副产品,让非遗技艺从车间延伸到千家万户。
目前,在嵊州市甘霖镇黄箭坂村,嵊州市小吃共富产业园的建设接近尾声,这座占地76亩的“工业旅游景区”,是嵊州市倾力打造县域共富标志性成果的核心载体。
“目前,产业园一期的2栋厂房已完成招商,由浙江包行食品有限公司入驻,入驻后计划形成年产1.6亿只速冻小笼包的生产规模,实现年产值1.5亿元以上。”甘霖镇副镇长方鸯告诉记者,产业园二层打造有直播间、检测室、研学功能室等,园区内配套建设了美食体验街区、旅游服务中心、特色民宿,构建全产业链共富体系。未来,游客可通过开放透明的标准化生产车间参观通道,近距离感受传统匠心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品尝最地道的嵊州风味,感受“越剧寻根路”的文化根脉和小乌溪江的秀美风光。
产业园还计划设立嵊州市农民培训学校教学点,为返乡青年、本地村民提供小吃品牌加盟、技术培训等支持,降低创业门槛,开设小笼包制作等专业课程,不断为产业输送专业人员。“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本地企业换新’的模式,我们计划二期招引10家企业入驻,预计可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近1万人。”方鸯说。
通过工业生产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未来,嵊州市小吃共富产业园将探索成立嵊州市首个小吃星级旅游景区,打造“可参观、可体验、可消费”的工业旅游新场景,把小吃产业打造成为县域共富的标志性成果。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越牛新闻记者 袁越菲 见习记者 张伊力 记者 张亮宗 编辑:邵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