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迪荡夜市”出圈的启示

2025-07-12 14:40

来源:

短短10天内,“迪荡夜市”吸引30万人次客流,创造450万元营业额,全网曝光量超1亿次,成为越城夜经济的现象级案例。这一成绩的背后,不仅是消费市场的复苏,更折射出夜间经济城市治理、业态创新与政策赋能的深度融合。迪荡夜市的成功,为城市夜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首先,数字化治理,破解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难题。传统夜市常因占道经营、卫生问题饱受诟病,而迪荡街道通过“迪荡摊有序”微信小程序,实现摊位预约、限号管理的智慧化运营,避免无序竞争。夜经济的繁荣并非以牺牲城市秩序为代价,而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烟火气与城市秩序的平衡。

其次,场景创新,从“地摊经济”发展到“社交经济”。迪荡夜市之所以能吸引年轻人,关键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夜市的单一消费功能,打造了“美食+娱乐+社交+文化”的复合型体验场景。比如后备箱集市摊主们通过个性化标语、精致布置营造“移动小酒馆”氛围,成为年轻人的社交场所;台湾好呷星空夜市引入正宗蚵仔煎、大肠包小肠等台湾小吃,结合微醺巴士、露天电影等元素,形成沉浸式消费体验。夜经济要持续火爆,须从“卖商品”转向“卖体验”,让消费者在逛夜市的同时获得情感共鸣和社交价值。

再者,政策赋能,构建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生态体系。迪荡夜市的崛起,离不开政府的系统性支持。越城区不仅发放800万元夜间消费券,还出台《夜间经济专项行动方案》,推行“一镇街一特色”差异化发展策略。同时,各街道都鼓励商户延长营业时间,有序推进外摆经营,形成“后备箱集市—酒吧街—商业综合体”的夜经济矩阵。这种“政策引导+市场响应”的模式,让夜市从短期活动转变为长期业态,避免夜经济“昙花一现”的困境。

夜经济的未来,是城市软实力的竞争。迪荡夜市的成功证明,夜经济不仅是消费增长点,更是城市文化、治理能力和创新活力的综合体现。城市要想在夜经济赛道脱颖而出,基础设施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灯光覆盖、公交配套等;业态方面要结合城市特色文化背景,引进互动型文旅项目演出,让烟火气与高级感并存,让夜市升级为城市社交新空间。


作者: 编辑:严心愉

  • 越牛新闻客户端

  • 越牛新闻微信

  • 绍兴发布微信

  • 越牛新闻微博

  • 绍兴发布微博

爆料

新闻热线

0575-88880000

投稿信箱

zjsxne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