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绍兴滨海新区世纪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充满童声笑语,发芽研究所的自然教育公益课——“蔬菜分类与采购体验”火热开启。8组亲子家庭化身“食物探索家”,在南瓜老师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关于蔬菜“鲜”身世的趣味发现之旅。
活动从一堂生动的“自然课堂”启程。南瓜老师以“今天中午想吃什么?”的日常提问切入,引导孩子们思考盘中餐的来源。小朋友们踊跃分享自己认识的蔬菜,并用画笔描绘出心仪的午餐主角——两个最想吃的蔬菜。小小的画纸,成为连接孩子、食物与自然认知的第一座桥梁。
菜场寻鲜:五感实践解锁当季滋味
纸上“点菜”完毕,孩子们带着任务清单,与家长手牵手走进社区对面的超市蔬菜区。一场充满挑战与乐趣的亲子采购行动随即展开。孩子们睁大眼睛,调动视觉、触觉甚至嗅觉,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仔细挑选。圆润的贝贝南瓜、翠绿的西蓝花、饱满的土豆、鲜嫩的黄瓜、结实的包菜、红彤彤的番茄……一件件充满生机的当季蔬菜被孩子们亲手放入购物篮,从“想吃什么”到“亲手选购”,食物的选择权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握在孩子们手中。
解密植物密码:科学分类深化认知
满载新鲜滋味回到社区课堂,探索并未结束。南瓜老师以“花、叶、根、茎、果实、种子”六大植物器官为钥匙,引导孩子们对自己采购的蔬菜进行科学分类。孩子们疑惑地举起手中的蔬菜:“土豆是根吗?”“番茄是果实!”热烈的讨论点燃了课堂。
就在孩子们争论土豆身份时,南瓜老师揭秘道:“土豆其实是块茎,属于茎的‘变形’。而你们买的大蒜、洋葱,它们一层层包裹的‘身体’,可不是根也不是茎,而是为了储存养分而层层包裹的‘变态叶’!”紧接着,老师拿起番茄、土豆、茄子和辣椒,抛出一个让大小朋友都竖起耳朵的问题:“大家看,它们长得不一样,但其实是‘一家人’,都属于重要的蔬菜家族——茄科!”这些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冷知识”,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家长们也放下了手机,全神贯注地加入了这场植物学解密。他们不仅听得津津有味,更是不时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原来大蒜洋葱是叶子变的!”、“难怪番茄土豆是一家子!”南瓜老师进一步讲解着这些蔬菜独特的生长特性、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它们所属科属的奇妙关联。家长们纷纷俯身,和孩子一起仔细观察手中的蔬菜细节,认真地“涨”了不少关于蔬菜本源的新知识。在这样生动的互动与实践中,餐桌上熟悉的蔬菜褪去了日常的外衣,显露出它们作为奇妙植物的本质身份。抽象的植物学知识,在真实的触摸、观察和恍然大悟中,变得鲜活易懂。
此次发芽研究所的公益课堂,巧妙地将自然教育融入最平凡的生活场景——菜场采购。孩子们不仅认识了蔬菜的植物学属性,更通过完整的“田间到菜篮”体验,理解了食物选择的自主性、当季食材的珍贵以及食物背后蕴藏的自然密码。当孩子们提着亲手挑选的蔬菜回家,这份关于“鲜”的认知,也将在家庭厨房的烟火气中延续,最终沉淀为伴随他们成长的、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层理解。
这场发生在社区菜篮子里的自然课,不仅让孩子们触摸到食物的生命脉络,也让家长在陪伴中重拾探索的乐趣,亲子家庭共同在亲身体验中领悟了“生活即教育”的真谛。从描绘心愿到亲手采撷,从餐桌美味到植物密码,孩子们用五感丈量了食物从土地到舌尖的奇妙旅程,亲子家庭共同收获了伴随一生的生活智慧与对自然的敬畏。相信这份在烟火气中萌芽的探索精神,将成为孩子们未来认识世界、热爱生活的宝贵钥匙。
杨丹
作者: 编辑:尉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