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梅以来,绍兴天气炎热。这几天虽因台风的影响天气较为凉爽,但在中午时分,户外体感仍如“蒸桑拿”。昨天,记者从诸暨市中医医院了解到,自6月以来,该院已有20多例中暑病例,其中6名患者被确诊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由于人体暴露于高温高湿环境或剧烈运动时,核心体温持续升高(>40℃),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昏迷、抽搐)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的致命性急症,属于重度中暑的临床类型,死亡率可高达30%。
诸暨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朱泽介绍,热射病患者分劳力型和非劳力型两类,前者以露天户外劳动者为主,如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等,因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成为热射病的“高危群体”,后者以老人、儿童、孕产妇、患基础疾病者等人群为主。
朱泽说,最近前来就诊的热射病患者大多是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的户外工作者。“昨天上午就有一名患者被送来医院,其在务农时晕倒,我们一量体温有40.2℃,还好经过治疗,目前已无大碍。”朱泽说。
热射病并非突然发生,而是有一个渐进过程,身体也会发出一些求救信号。如面色异常,突然通红或者惨白;大汗淋漓或者完全不出汗,皮肤又干又烫,头痛欲裂;大脑反应变慢,说话颠三倒四;心跳加速,呼吸又浅又快;胃肠道“翻江倒海”,恶心、呕吐、拉肚子;肢体不听使唤,肌肉抽筋,视力模糊。
“热射病必须准确识别,及时施救。‘降温第一,转运第二’,这是拨打120电话后的急救法则。”朱泽解释说,首先是快速撤离“火线”,把患者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最好是有空调的房间,迅速脱掉外衣帮助散热。最推荐的方法是冷水浸泡,把患者脖子以下的部位泡在浴缸或水池里;次选方法是“凉水+风扇”,用冷水浇淋或喷湿全身皮肤,同时扇风,让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还可冰敷重要部位,如戴冰帽或头枕冰枕。如果患者清醒,可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如果患者不清醒或出现呕吐等情况,不能强行灌水,要保持患者的气道畅通,把头偏向一侧,清理嘴里和鼻子里的呕吐物或分泌物。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编辑:徐盈盈